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临床效果研究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临床效果研究

ID:6091973

大小:2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1-02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临床效果研究_第1页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临床效果研究_第2页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临床效果研究_第3页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临床效果研究_第4页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临床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临床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临床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评估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6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的椎管内肿瘤病例,对肿瘤的部位、病例类型、切除程度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总结。结果46例椎管内肿瘤均成功切除,其中40例完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完全切除率达87.0%。术后症状改善率较高,仅1例出现疼痛较术前加重。没有1例复发,没有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椎管内肿瘤切除,可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脊髓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关键词】椎管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椎管内肿瘤是指生长于脊髓或脊髓周围组织如神经根、硬脊膜、血管、脂肪等组织的原

2、发或继发性肿瘤[1]。椎管内肿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占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2]。目前手术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唯一有效途径[3]。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特别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磁共振成像(MRI)可清楚显示肿瘤本身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这有助于术前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现已成为诊断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4]。椎管内肿瘤生长在椎管内,7与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组织相邻,解剖结构复杂,术中易造成神经损伤,手术难度极大,但随着目前诊断水平的提高及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大部分椎管内肿瘤得以全切并取得良好疗效[5]。梅州市人民医院自200

3、5年7月~2009年7月共收治椎管内肿瘤患者46例,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22岁~75岁,平均(45.2±13.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6年,平均(2.2±1.5)年。肿瘤发生的脊髓节段:颈段8例,占17.39%;胸段22例,占47.83%;腰骶段14例,占30.43%;马尾区2例,占4.35%。肿瘤发生的部位:脊髓内4例,占8.70%;髓外硬膜内25例,占54.35%;硬膜外10例,占21.74%;哑铃形7例,占15.22%。1.2临床表现①疼痛:为最常见的、也是最先

4、发生的症状。本组46名患者中有40例患者表现为疼痛,占86.96%,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根性疼痛,少数表现为病变节段分布区的胀痛或束带感,临床常被误诊为肋间神经痛或坐骨神经痛。②感觉障碍:本组有3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占82.61%,表现为感觉障碍平面或节段性的感觉过敏、减退等,7常伴麻木感。③运动障碍:表现为肌无力、肢体行动不灵活或行走不稳、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完全瘫痪,本组患者中有27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占58.70%,其中严重者有5例已经出现肢体瘫痪,3例有肌纤维震颤及肌无力。④括约肌功能障碍:本组患者中有14例出现括约肌功能障碍,占30.43%,表现为

5、尿潴留、尿失禁、便秘或便失禁等,多发生于髓内肿瘤患者、脊髓受压严重者以及病程较长的患者。1.3术前影像学检查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脊椎X线及MRI扫描,包括平扫及二乙三胺五乙酸钆(Gd-DTPA)增强扫描。12例患者X线显示椎管扩大、间距增宽、椎间孔变大、椎弓根破坏或椎旁肿物影等异常征象,占26.09%,但X线检查不能明确肿瘤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所有病例经MRI检查均能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其中有36例通过术前MRI检查作出的定性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占78.26%。1.4手术方法术前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MRI确定肿瘤所在位置

6、,明确肿瘤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全麻下进行手术,气管内插管,患者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按照事先标定的肿瘤位置后正中入路,根据肿瘤大小取不同长度的纵形直切口。根据肿瘤大小咬除所需节段的全椎板或半椎板,髓内肿瘤减压范围略大,硬膜外肿瘤减压范围与肿瘤大小一致。待咬除椎板后,7在10~15倍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①髓内肿瘤的切除方法切开硬脊膜,注意尽可能避免损伤硬脊膜表面的血管,切口长度应超过肿瘤两极长的3~5mm,切开后向两侧悬吊硬脊膜,此时可发现肿瘤所在部位的脊髓失去正常光泽,在肿瘤最突出处锐性切开脊髓,辨清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延长切口以充分暴露肿瘤本身。对于边界清

7、楚的室管膜瘤,可先充分暴露肿瘤最突出的部分,然后用手术缝线固定肿瘤,然后再仔细向肿瘤两端分离,这样可减少分离时对脊髓产生的干扰。对于星形细胞瘤,因为肿瘤与周围脊髓组织分界不清,不能强行分离,可将肿瘤分块取出,避免损伤脊髓。②髓外硬膜内肿瘤的切除方法此种肿瘤多分界清楚,与脊髓无粘连,手术分离较为容易。病理类型大多为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咬除椎板后,在硬脊膜膨隆及血管较少的部位纵行切开,向两侧悬吊硬脊膜,从肿瘤的下极向上极进行分离。对位于腹侧的肿瘤,需切断部分齿状韧带后进行肿瘤切除。对位于神经根的肿瘤,切除时尽量保留神经根的完整性。③哑铃型肿瘤的切除方法哑铃型肿瘤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