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尺刻线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终极版.docx

平尺刻线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终极版.docx

ID:60930490

大小:64.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1-03

平尺刻线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终极版.docx_第1页
平尺刻线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终极版.docx_第2页
平尺刻线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终极版.docx_第3页
平尺刻线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终极版.docx_第4页
平尺刻线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终极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尺刻线机课程设计说明书终极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机械设计与制造主体实践(一)院(系、部):机械工程学院姓名:周天宇同组成员:沈戊坤梁磊李东金明旭班级:机电132指导教师签名:徐林林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7月10日·北京目1.1机器的功能和要求⋯⋯⋯⋯⋯⋯⋯⋯⋯⋯⋯⋯⋯⋯⋯⋯31.2工作原理和工作⋯⋯⋯⋯⋯⋯⋯⋯⋯⋯⋯⋯⋯⋯⋯⋯⋯41.3定运循⋯⋯⋯⋯⋯⋯⋯⋯⋯⋯⋯⋯⋯⋯⋯⋯⋯⋯⋯51.4行机构型和定⋯⋯⋯⋯⋯⋯⋯⋯⋯⋯⋯⋯⋯⋯⋯⋯⋯61.5机械运方案示意⋯⋯⋯⋯⋯⋯⋯⋯⋯⋯⋯⋯⋯⋯⋯⋯⋯101.6行机构的运

2、尺度⋯⋯⋯⋯⋯⋯⋯⋯⋯⋯⋯⋯⋯⋯⋯111.7机械系⋯⋯⋯⋯⋯⋯⋯⋯⋯⋯⋯⋯⋯⋯⋯⋯⋯⋯241.8运仿真⋯⋯⋯⋯⋯⋯⋯⋯⋯⋯⋯⋯⋯⋯⋯⋯⋯⋯⋯⋯⋯⋯261.9⋯⋯⋯⋯⋯⋯⋯⋯⋯⋯⋯⋯⋯⋯⋯⋯⋯⋯⋯⋯⋯⋯272.0果得分析⋯⋯⋯⋯⋯⋯⋯⋯⋯⋯⋯⋯⋯⋯⋯⋯⋯⋯⋯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292.1参考文献⋯⋯⋯⋯⋯⋯⋯⋯⋯⋯⋯⋯⋯⋯⋯⋯⋯⋯⋯⋯⋯⋯292.2体会⋯⋯⋯⋯⋯⋯⋯⋯⋯⋯⋯⋯⋯⋯⋯⋯⋯⋯⋯⋯⋯⋯291.1机器的功能和要求在很多具有定量要求的相移和相的零件上,于是需要有指示相移或量的刻度。平尺刻机主要用于有相移零件的刻工作。本机械化刻,能达到

3、准确度高、精确度高。减少了力,提高了生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在研究遇到的一些技,真分析以解决,在今后的的工作中也有一定的可循。1.机器的功能:平尺刻机刻出的刻度度按十制律分三种,分指示一、五和十,并依次重复出(如1.1所示)。然在加工,平尺每送1mm,刻刀刻一次,且能自改刻度。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为了实现以上功能,平尺刻线机整体工作应分为三种:(1)刀具刻线工作(主工作)(2)刀架升降工作(辅助工作)(3)平尺送进工作(辅助工作)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平尺毛坯的轮廓尺寸为:1040×30mm(长×宽)。(2)要求在平尺毛坯上按一定规

4、律刻出不同长度的线条:短线10mm;中线13mm;长线18mm。相邻两条刻线之间的距离为1mm。从零起隔四条短线刻一条中线,隔九条刻线刻一条长线,然后依次重复。(3)刻线深度为0.5mm,深度要均匀,为防止刀具磨损,要求反行程有抬刀运动。(4)刻线速度:每秒钟刻一条线。(5)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2。(6)为扩大刻线机的应用范围,要求线条长度可调(短、中、长三种长度的比例可不变)。(7)刻线机在工作过程中主动轴的角速度不均匀系数1。40刻线时的切削力为F1000N1.2工作原理和工艺动作1.工作原理: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

5、删除。平尺刻线机主要用于有相对移动零件的刻线工作。刻度线长度按十进制规律分为三种,分别指示一、五和十,并依次重复出现。图1所示的钢板尺就是用平尺刻线机加工的。显然在加工时,平尺每送进1mm,刻刀刻线一次,且能自动改变刻线长度。因此,平尺刻线机主体工作机构是刻线机构(主运动)和平尺送进机构(辅助运动)。2.工艺动作:为了完成在上述三种整体工作,平尺刻线机应该完成以下五个工艺动作:(1)落刀(准备进入工作水平面)(2)进刀(第一次刻线)(3)抬刀(退回准备水平面)(4)退刀(第二次刻线保证刻线均匀,并回到第二步开始位置)(5)进刻度尺上述五个动作中:进刀、退刀为刀具刻线工作;落刀、抬

6、刀为刀架升降工作;进刻度尺为平尺送进工作。因此,平尺刻线机重点考虑三个机构的设计:刀具刻线机构,刀架升降机构和刻度尺进给的间歇运动机构。平尺刻线机的运动传递路线(如图1.2所示):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1.3拟定运动循环图运动循环图主要是确定刀具、刀架、刻度尺三个执行构件的运动的先后顺序、相位,以便进行设计、装配和调试。将刀具、刻度尺、刀架三个执行构件按照空间运动可分为X、Y、Z三个方向(如图1.3所示):刀架升降运动在Z轴方向(正向抬刀,负向落刀);刀具刻线运动在X轴方向(正向进刀,负向退刀);平尺送进运动在Y轴方向(正向送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