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再生利用工艺总结.docx

污水再生利用工艺总结.docx

ID:60943200

大小:17.8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1-06

污水再生利用工艺总结.docx_第1页
污水再生利用工艺总结.docx_第2页
污水再生利用工艺总结.docx_第3页
污水再生利用工艺总结.docx_第4页
污水再生利用工艺总结.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污水再生利用工艺总结.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污水再生利用工艺总结本节主要讲解污水的回用处理,包括二级处理后污水回用深度处理目标、悬浮物去除、溶解性物质的去除、城镇污水的资源化与再生利用。    01、二级处理后污水回用深度处理目标    污水二级处理后污水回用的深度处理的目标,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    1.去除水中残存的悬浮物:脱色、除臭、使水进一步得到澄清;    2.进一步降低水中的BOD5、TOC,使水进一步稳定;    3.进行脱氮、除磷,消除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因素;    4.进行消毒杀菌,去除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02、悬浮物的去除    按水中杂质的粒径大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分别是溶解物、胶体和悬浮物

2、,这三样的粒径是呈递增趋势的。    1.溶解物:粒径在0.1~1nm,电子显微镜可见,水的外观是透明的;    2.胶体:粒径在10~100nm,超显微镜可见,水的外观是浑浊的;    3.悬浮物:粒径在1~10μm,显微镜可见,水的外观是浑浊的,而粒径在100μm~1mm范围的,肉眼可见,水的外观也是浑浊的。    而对于悬浮物的去除防范,整体可以分为以下4类:    1.胶体:混凝沉淀法;    2.粒径1μm以上的颗粒,一般采用砂滤法去除;    3.粒径从几百埃到几十微米的用微滤法去除;    4.粒径在1000埃到几埃的颗粒,则采用膜技术去除。    对于采用过滤法去除悬浮物技

3、术,是去除悬浮物最常用的技术,基本上过滤法包括以下三种形式:    1.深床过滤:包括慢速砂滤、快速可压缩多孔介质过滤、间歇式多孔介质过滤和循环式多孔介质过滤;    2.表面过滤:包括用于去除悬浮物固体试验的实验式过滤器、硅藻土过滤器和滤布滤袋过滤或者筛滤;    3.膜过滤: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第6.12.7规定:滤池的设计,宜符合下列要求:    1.滤池的构造、滤料组成等宜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的规定采用。    2.滤池的进水浊度宜小于10NTU;    3.滤池的滤速应根据滤池进出水水质要求确定,可采用4~10m

4、/h;    4.滤池的工作周期为12~24h。    既然排水规范和给水规范中都涉及到了过滤工艺,那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和给水过滤相比较,排水过滤工艺有以下4点特点:    1.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投加药剂;    2.反冲困难,二级处理出水的悬浮物多的生物絮凝体,在滤料表面较易形成一层滤膜,致使水头损失迅速上升,过滤周期大大缩短,絮凝体贴在滤料表面,不易脱离,因此需要辅助表面冲洗,或用气水联合反冲洗。    3.所用滤料粒径应适当加大,以增大滤料的截泥量和减缓滤料的堵塞。    4.滤池进水浊度宜小于10NTU。    03、溶解性物质的去除    根据以上粒径划分,可以得知溶解性的颗粒粒

5、径是最小的,并且在水的外观看来,也是无色透明的,所以一般的方法无法去除,对于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方法主要有以下6项:    1.活性炭吸附;    2.反渗透;    3.化学沉淀;    4.化学氧化;    5.电渗析;    6.蒸馏。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对于溶解性物质去除的相关规定,见6.12.8条: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经混凝、沉淀、过滤后,仍不能达到再生水水质要求时,可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    而活性炭吸附的机理包括以下两部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其中物理吸附指的是由范德华力(也即分子间引力)引起的多分子层吸附,具有吸附速度快、无选择性、低温吸附量大、吸附热小,可逆性等特点

6、;而化学吸附是指伴随着电荷移动或者生成化学键的吸附,化学吸附具有选择性、适合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单分子层吸附、吸附速度慢、不可逆、吸附热大等特点。    对于溶解性无机盐的去除方法,主要有以下6项:    1.电渗析,是指在电场作用下,水中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进行迁移的过程;    2.离子交换,是指借助于固体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与稀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以达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目的,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单元操作;    3.反渗透,是指在膜的原水一侧施加比溶液渗透压高的外界压力,原水透过半透膜时,只允许水透过,其他物质不能透过而被截流在膜的表面的过程;    4.微滤,是在压力作用下

7、,使待处理水流过孔径为0.05μm~5微米的滤膜,截留水中杂物的过程;    5.超滤,是在压力作用下,使待处理水流过孔径为5nm~100nm的滤膜,截留水中杂物的过程;    6.纳滤,是在压力作用下,用于脱除多价离子、部分一价离子和分子量200~1000有机物的膜分离过程。    04、出水能够达到深度处理要求工艺总结    总结《排水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几种生物法处理工艺,能够达到三级深度处理要求的有以下几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