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贵州省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ID:60945332

大小:61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1-06

贵州省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贵州省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贵州省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贵州省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贵州省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可修改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本题35共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表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大自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限制甲自然区河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热量②与甲自然区相比乙自然区多人工林③丙自然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④丙自然区多属外流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甲乙丙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水文、生物B.地形、植被C.气候、生物D.地形、气候【答案】1.A2.D【解析】

2、【1题详解】根据表格中信息,甲自然区是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成熟。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限制该地河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热量,①对。2.乙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开发程度大,与甲自然区相比乙自然区多人工林,②对。丙自然区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湖泊少,流水侵蚀作用弱,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强烈,③错。河流大多没有流入海洋,中途消失,或流入湖泊,多属内流区,④错。故选A。【2题详解】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400mm年等降水量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东部

3、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000m等高线。甲乙丙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形、气候,D正确。故选D。-10-可修改【点睛】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结合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分析,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适宜农业生产,形成河谷农业。青藏高寒区空气稀薄,周围高山环绕,地形闭塞,经济落后。就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978年和2010年产业结构。据此完

4、成下面小题。3.对该地区1978—2010年产业结构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产业始终为主导B.第二产业变幅最大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最快D.产业结构变化明显4.该地区就地城市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B.中心城市人口压力加大C.劳务输出数量减少D.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5.关于推进就地城市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A.压缩耕地面积B.加强教育培训C.严格户籍制度D.住房城镇化【答案】3.D4.C5.B【解析】【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1978年以第一产业为主,2010年以第二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变化明显,A错误,D正确。第一产业变幅最大,

5、B错误。第二产业增长了一倍,比重上升最快,C错误。故选D。【4题详解】就地城市化后城乡差距缩小,A错误。人口并未向城区转移,中心城市人口压力不会加大,B-10-可修改错误。乡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生产发展,收入增加,劳务输出数量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减少,C正确,D错误。故选C。【5题详解】就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促进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需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当地的劳动力素质;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是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不能压缩耕地面积;严格户籍制度和住房城镇化不是本质上促进农村发展。故选B。“汉大

6、司马张仲议曰: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而民竟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以其噎不泄也。”这是《水经注》中关于“河水”的一条描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而民竟引河溉田,令河不通利”的原因是:A.灌溉时将过滤的泥沙投入河中B.位于上游,流速快C.流量减小,泥沙淤积D.修筑引水工程容易阻塞河道7.“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三月”出现河水决堤的原因是:A.正值雨季,降水量大B.泥沙沉积,水流不畅C.高山冰川融水量大D.冰凌消融,阻塞河道【答案】6.C7.D【解析】【6题详解】由材料“民竟引河溉田”即大

7、量引水灌溉,导致河流水量急剧减少;又结合材料一石水,六斗泥,河流含沙量大;水量减少以及泥沙沉积河道,水深不足,导致河道通航不利,故C正确。【7题详解】由材料“至三月(农历),桃花水至则河决”,农历三月,我国春季,雨季未到;冰川融水量大是夏季高温时;泥沙沉积,水流不畅主要在秋季;春季气温回升快,冰凌消融,形成春汛,流冰阻塞河道,导致河水决堤,故D正确。【点睛】凌汛发生的条件为河流有结冰期,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时间在初冬(低纬度未结冰而高纬度结冰时期)和初春(高纬度未融化低纬度已经融化),我国东北的河流和黄河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10-可修

8、改引汉济渭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5个大中城市的给水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江水量季节变化比渭河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