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

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

ID:6096611

大小:930.2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1-02

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_第1页
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_第2页
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_第3页
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_第4页
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II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目录1本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意义11.1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11.2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总体框架21.3**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41.4**市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安全问题41.5顶层设计的意义52顶层设计的目标、原则和依据62.1顶层设计目标62.2顶层设计原则62.3顶层设计依据73需求分析83.1可信身份需求83.2可信数据需求83.3可信行为需求83.4可信时间需求93.5可信网络需求93.6非功能性需求93.6.1标准化需求93.6.2可靠性需求103

2、.6.3安全性需求103.6.4高性能需求103.6.5可管理性需求103.6.6可扩展性需求114建设规划114.1技术路线114.2遵循标准114.3总体框架124.4云安全可信统一服务平台架构14II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4.4.1接口层144.4.2密码中间件层154.4.3数据层154.4.4云中间件层155实施方案165.1建设原则165.2建设内容165.3云安全可信统一服务平台建设165.3.1平台性能指标165.4密码资源池建设175.5物理部署175.6建设模式与运营模式185.6.1建设模式185.6.2运营模式195.7组

3、织与实施195.7.1组织与推进195.7.2建设与实施19II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1本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意义1.1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国家信息安全工作,先后出台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信息安全保障相关政策与法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提出“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重点保

4、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以及“加强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要建立协调管理机制,规范和加强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提出“强化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保护。加强地理、人口、法人、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安全。”“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和密码保障,强化密码在保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安全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信息安全等

5、级保护制度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和基本方法,是促进信息化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根本保障。国家重要的信息系统必须按照等级保护要求进行安全保障2014年2月27日,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在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安全正式提升到了国家安全战略高度的级别,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已经刻不容缓。智慧城市建设涵盖水、电、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基础信息网络、政府办公、生产调度、应急指挥等各个领域,属于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

6、将对整个城市进行全面透彻感知,对城市各个节点进行宽带泛在互联,对城市管理、政府公共服务、市民生活等各种应用进行高度智能融合,能够极大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但是,由于智慧第10页智慧城市安全可信保障平台及其模型城市建设涉及市民生活、城市管理、政府服务和决策等方方面面,其安全防护范围急剧扩大。一个小区的电子广告牌、一个政府部门的微博、甚至城市的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都将成为国内外敌对势力等黑客组织的攻击目标,特别是“伪基站”、“棱镜门”等安全事件充分说明,利用身份假冒、电子欺骗、数据篡改、信息窃密等专注于可信安全方面的攻

7、击,已经成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最严重、最薄弱的环节,一旦智慧城市某个节点或某个应用遭受攻击,轻则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重则对整个城市的公共安全和政府决策造成严重危害和损失,极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甚至政治影响。因此,建设安全可信保障系统已经成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核心,非常重要和紧迫。1.1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总体框架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大势所趋。我国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对智慧城市的架构体系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尤其重视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国内不同领域的安全厂商也根据自身行业领域特点和不同地区政府的要

8、求,提出了多种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使得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