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生命周期 原型法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特点

比较生命周期 原型法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特点

ID:6099071

大小:157.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1-02

比较生命周期 原型法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特点_第1页
比较生命周期 原型法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特点_第2页
比较生命周期 原型法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特点_第3页
比较生命周期 原型法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特点_第4页
比较生命周期 原型法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较生命周期 原型法 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比较生命周期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特点一、生命周期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各自的优缺点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亦称“生命周期法”)(1)优点:从系统整体出发,强调在整体优化的条件下“自上而下”地分析和设计,保证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目标的一致性;遵循用户至上原则;严格区分系统开发的阶段性;每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是下一阶段的依据,便于系统开发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规范化,按工程标准建立标准化的文档资料。(2)缺点:用户素质或系统分析员和管理者之间的沟通问题;开发周期长,难于适应环境变化;结构化程度较低的系统,在开发初期难以锁定功能要求。(3

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大、结构化程度较高的系统的开发2、原型法(1)优点: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系统开发循序渐进,反复修改,确保较好的用户满意度;开发周期短,费用相对少;由于有用户的直接参与,系统更加贴近实际;易学易用,减少用户的培训时间;应变能力强。(2)缺点:不适合大规模系统的开发;开发过程管理要求高,整个开发过程要经过“修改—评价—再修改”的多次反复;用户过早看到系统原型,误认为系统就是就是这个模样,易使用户失去信心;开发人员易将原型取代系统分析;缺乏规范化的文档资料(3)适用范围:处理过程明确、简单系统;涉及面

3、窄的小型系统不适合于:大型、复杂系统,难以模拟;存在大量运算、逻辑性强的处理系统;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处理过程不规范;大量批处理系统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1)优点:a、分析、设计中的对象和软件中的对象的一致性b、实现软件复用,简化程序设计c、系统易于维护d、缩短开发周期(2)缺点:不易于大系统的开发二、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概述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亦称“生命周期法”)  任何人工系统都会经历一个由发生、发展到消亡的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在结构化的系统开发方法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也符合系统生命周期

4、的规律。随着企业和组织工作的需要,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信息的需求也相应地增加了,要求设计和建立更新的信息系统。当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管理者对信息的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企业规模或信息应用范围的扩大或设备老化等原因,信息系统又逐渐不能满足需求了。这时对信息系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系统分析(Systemanalysis)、系统设计(Systemdesign)、系统实施(Systemimplementation)三个阶段。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Structureds

5、ystemdevelopmentmethodology)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和阶段方法。  其思想是将结构与控制加入到项目中,以便使活动在预定的时间和预算内完成。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⑴问题定义:找出和评估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⑵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study):   ①制定新系统的目标;   ②对备选各设计方案作初步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分析;   ③确定系统设计方案,估计预期成本和项目进度。  ⑶系统分析:   ①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研究,包括业务流程、工作组织、管理

6、控制方法;   ②用逻辑模型描述现行系统;   ③制定新系统逻辑模型。  ⑷系统设计:   ①划分子系统;   ②系统流程设计,包括过程逻辑定义;   ③数据字典、数据库设计;   ④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  ⑸详细设计:   ①编码设计、文件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   ②程序说明书设计;   ③制定项目实施和测试进度表。  ⑹系统实施:   ①硬件评估和选择;   ②编码、编写程序与文档;   ③人员培训计划;   ④程序测试与系统监控。  ⑺系统维护:   ①对系统进行日常运行和维护以

7、及作系统评价。2、原型法原型法(Prototyping)是一种用户参与系统设计并修改直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开发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系统开发人员首先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研究、总结,快速建立原型系统并运行。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反复修改,增加新功能,直到用户满意为止。原型法采用了“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对系统设计一步一步地提炼和给予用户参与机会,避免了冻结需求问题,因此更容易为用户所接受。但是,如果开发人员与用户合作得不好的话,就会拖延系统开发时间。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前,在限定的时间内

8、,用最经济的方法开发出一个可实际运行的系统模型,用户在运行使用整个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对原型进行修改,统一使用,评价过程反复进行,使原型逐步完善,直到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为止。  利用原型法进行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分四步进行:首先快速分析,弄清用户/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