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系列讲座2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容量复

《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系列讲座2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容量复

ID:6103432

大小:178.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2

《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系列讲座2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容量复_第1页
《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系列讲座2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容量复_第2页
《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系列讲座2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容量复_第3页
资源描述:

《《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系列讲座2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容量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年8月第16卷第8期 ChinCritCareMed,Aug2004,Vol.16,No18·451··标准与指南·《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系列讲座(2)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容量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邱海波 杨毅 刘松桥(编译)【关键词】 感染,严重; 休克,感染性; 治疗; 指南; 容量复苏; 血管活性药物中图分类号:R63;R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603(2004)08045103  容量复苏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感染性休克重要的循环支持手段,目的是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逆转器官功能损害。近年来,由于对感染性休克

2、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认识的进一步深刻,对容量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和疗效也在不断进行重新评价,传统观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4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进一步就早期复苏、液体治疗、升压药和强心药物应用以及碱性药物的补充提出了推荐性的意见,值得临床医师重视。1 早期复苏1.1一旦临床诊断为严重感染,应尽快进行积极液体复苏,6h内达到复苏目标:①中心静脉压(CVP)8~-1-112mmHg(1mmHg=01133kPa);②平均动脉压≥65mmHg;③尿量≥015ml·kg·h;④中心静脉或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或SvO2)≥0170(推荐级别:B级)。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

3、(earlygoaldirectedtherapy,EGDT)可明显降低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Rivers等组织的一项随机、对照、单中心的严重感染早期目标性复苏治疗研究表明,若能在严重感染发生6h内实现复苏目标,严重感染的28d病死率能从4912%降低到3313%,60d的病死率从5619%降低到4413%。提示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早期实施目标导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早期目标导向治疗以ScvO2或SvO2≥0170为目标,主要是考虑到临床监测的可行性,而且ScvO2或SvO2监测结果类似,ScvO2监测在临床上更具可操作性,间歇或持续监测氧饱和度都是可行的。当然,尽管

4、动脉血乳酸对判断组织代谢状态很有价值,但缺乏精确性,往往滞后,因此,未将动脉血乳酸浓度作为治疗目标。平均动脉压和尿量则分别反映重要器官和内脏器官的灌注。机械通气和腹高压可导致患者胸腔内压增高,使CVP升高,因此本指南特别提出对于机械通气和腹高压的患者,CVP12~15mmHg作为复苏目标。112 若液体复苏后CVP达8~12mmHg,而ScvO2或SvO2仍未达到0170,需输注浓缩红细胞使血细胞比-1-1容达到0130以上,或输注多巴酚丁胺(最大剂量至20Lg·kg·min)以达到复苏目标(推荐级别:B级)。至于实现治疗目标的步骤,首先应给予积极的容量复苏,使CVP达8~12mmHg

5、;监测ScvO2或SvO2,若未达到0170,则应根据血红蛋白浓度,输注浓缩红细胞使血细胞比容达到0130以上;若ScvO2或SvO2仍-1-1未达到0170,应给予多巴酚丁胺(最大剂量至20Lg·kg·min)以达到复苏目标。2 液体治疗211复苏液体包括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晶体液或胶体液,尚无证据表明某种液体的复苏效果优于其他液体(推荐级别:C级)。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时液体复苏采用胶体还是晶体一直存在争议。对感染患者和外科术后患者晶体液和胶体液复苏的临床荟萃分析显示,尽管晶体液复苏所需的容量明显高于胶体液,但胶体液和晶体液复苏对肺水肿发生率、住院时间和28d病死率均无明显影响。20

6、04年3月在24届国际危重病和急诊会议上报告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完成的生理盐水和白蛋白容量复苏的评估研究(SAFEstudy),这是一个包括16个  作者单位:210009 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危重病医学科,东南大学急诊与危重病医学研究所作者简介:邱海波(1966),男(汉族),河南省新野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危重病和ARDS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目前担任中国危重病医学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急诊医学会中青年委员,江苏省急诊医学会副主任委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加),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詹天佑科技青年奖1项,发表论文60余篇(h

7、aiboq2000@yahoo.com.cn)。©1994-2007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452·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年8月第16卷第8期 ChinCritCareMed,Aug2004,Vol.16,No18ICU7000例危重患者的多中心双盲和随机对照研究,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差异;但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