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

浅谈乡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

ID:6107898

大小:8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3

浅谈乡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_第1页
浅谈乡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_第2页
浅谈乡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_第3页
浅谈乡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_第4页
浅谈乡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乡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乡土历史的魅力——乡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运张鸿珏忻州师院附中2012年4月22日乡土历史的魅力——乡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应运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加里宁曾经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这句话反应了热爱祖国和热爱家乡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新课标的历史教学非常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要培养同学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就要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那就要了解家乡的历史,所以进行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论述一下乡土历史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一、乡土历史

2、是生动的直观教材,是对中学历史课本教材的补充   长期以来历史学科普遍不被学生重视和喜欢,其原因之一是中考分数较少,再有就是认为学习历史用处不大。课本所讲的历史事件离我们太久远,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穿插一些地方历史知识,则可缩短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距离。因为地方历史是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到的,也是大多数学生有所了解却又不怎么清楚,继而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去了解。乡土历史接触的是来自本地的、身边的历史,直观性强,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乡土史的内容,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迁移,激发学习

3、兴趣。乡土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由于山西省忻州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于是,我在教学中结合课本内容,有目的地给学生穿插一些家乡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历史遗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实践证明,收效较好。例如:1.在讲授“承上启下的南北朝文化(二)”时,联系山西地区悠久的历史,我就向学生出示大同云冈石窟岩画中的二张图片(图一、图二):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周山

4、南麓,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云冈石窟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称云冈石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灅水》记载:“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是从北魏文成帝复法启开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间终结,大致历经了近70年之久,石窟艺术内

5、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是新疆以东最早出现的大型石窟群,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它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亦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亦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云冈岩画对我国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艺术史的

6、研究都有重要价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对家乡历史沿革的简要介绍,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2.在讲述“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时,又不失时机地穿插中国山西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佛教文化,它们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图一、图二、图三)3.在讲述“解放战争”时,我穿插了乡土史: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双塔烈士陵园,位于迎泽区双塔南巷甲字8号,省级陵园保护单位,市文物保护单位。双塔寺一带是太原市东南的制高点,1949年解放太原战役中,解放军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攻克了双塔寺附近的阎锡山守军

7、,打开了解放太原的门户。1954年为了纪念解放太原烈士在双塔寺南侧修建烈士陵园。陵园朝西,东高西低,占地21万平方米,分纪念厅,陵园两大部分。纪念厅是并立的三座高大小泥结构建筑,正厅三层,仿歇山式建筑为骨灰室,北厅是“高君宇烈士纪念展览”,前面塑有高君宇烈士像。南厅是“革命烈士事迹陈着33名英烈事迹。墓区占地1.3万平方米,安葬着大革命时期和解放太原的烈士葬着前省委领导人刘天章等七位烈士遗骨,墓冢为汉白玉筑砌,呈球形,形式别具一格,南侧建解放太原烈墓区,共2800平方米,安葬着430余烈士。这样,通过生动的地方史讲述,不仅使学生了解到

8、家乡在战争年代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也受到了革命传统的教育,更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每当提到一处时,他们的眼睛里就放射出特自豪的光彩,兴致高昂。趁此,我又接着发问:“如果我们处在当时,你该怎么办?”同学们纷纷举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