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常识:关于绝句、平仄、押韵……

诗的常识:关于绝句、平仄、押韵……

ID:6109981

大小:4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3

诗的常识:关于绝句、平仄、押韵……_第1页
诗的常识:关于绝句、平仄、押韵……_第2页
诗的常识:关于绝句、平仄、押韵……_第3页
诗的常识:关于绝句、平仄、押韵……_第4页
诗的常识:关于绝句、平仄、押韵……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的常识:关于绝句、平仄、押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的常识:关于绝句、平仄、押韵……一、什么是绝句    绝句与律诗,基本上是在唐朝时代逐渐产生并定型的诗体;先有律诗还是先有绝句,目前尚无查考和论据。    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其格律关系,可视为分别截取律诗的某两联而构成,有截取律诗的前两联,也有截取律诗的后两联,或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还有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为了押韵的关系,截取律诗首尾两联的居多。    绝句格律的基本要素,有三点:平仄、对仗、押韵;同时还包括“起、承、转、合”的章法和句式结构等格律要素,这是古今诗人遵守的基本规律。每首绝句,只有四句,也分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二、平仄格式 

2、   绝句的格律,有四种格式,分为五言、七言的平起式和仄起式,举例如下:    1、平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碧波·咏树                     碧波·小溪即景       平平仄仄平平仄,     深居沃野枝繁茂,    平平平仄仄,   岸边风拂柳,       仄仄平平仄仄平。     碧叶千张似玉雕。    仄仄仄平平。   雀跃树枝头。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本是同根同血脉,    仄仄平平仄,   放鸭河中漾,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为何飒飒起风涛。    平平仄仄平。   清波荡小舟。    2、平起首句入韵为别格    

3、包德珍·夜思                    包德珍·新春絮语        平平仄仄仄平平,     天心随意弄迷离,    平平仄仄平,   吟虹出远天,       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使伊人费苦思。    仄仄仄平平。   兰水一诗泉。       仄仄平平平仄仄,     未必风涛初识我,    仄仄平平仄,   月带群星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松花江水洗胭脂。    平平仄仄平。   笑声来枕边。    3、仄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   碧波·暴风                      李频·渡双江       仄仄平平平仄仄,     

4、一阵狂飙如猛兽,    仄仄平平仄,   岭外音书断,       平平仄仄仄平平。     飞沙走石信天游。    平平仄仄平。   经冬复历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     屋摧树倒禾苗折,    平平平仄仄,   近乡情更怯,       仄仄平平仄仄平。     暴戾人间万象蹂。    仄仄仄平平。   不敢问来人。    4、仄起首句入韵为别格   包德珍·咏李白                     碧波·咏日       仄仄平平仄仄平,     行路方知蜀道难,    仄仄仄平平,   宇宙现穹隆,       平平仄仄仄平平。     

5、千篇斗酒海天宽。    平平仄仄平。   金轮挂太空。       平平仄仄平平仄,     胸中日月吟风处,    平平平仄仄,   环球光耀彩,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何止吴歌楚舞寒。    仄仄仄平平。   万物显春荣。三、平仄声调    平仄,是声调的讲究。平声即阴平声、阳平声字,仄声即上声、去声和入声字。(用普通话新声作诗,可以不考虑入声字。)    诗歌本是一种吟唱文学,也就是歌唱吟咏以传情寄意。诗,要适合于吟哦、朗诵。每句之中,声调有起伏,节奏有波澜,具有音乐美,加之诗的意境,方能增强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上节五言和七言绝句的“平仄格式”,句句有起伏,就产

6、生抑扬顿挫的音律。但是,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每句中还可灵活掌握,即七言的一、三、五字可平可仄,二、四、六字必须按格律不变;五言的一、三字可平可仄,二、四字不可变动,所谓“七言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字分明;五言一三字不论,二四字分明”的口诀。    必须提醒一点:虽然,七言一三五字不论、五言一三字不论声调,但不可产生孤平现象,即每句中除第一和第七字外,中间五个字必须要有两个平声字,否则就是犯孤平。孤平是不允许的,因为诗就缺乏节奏感,也就是缺乏音乐美。    孤平可以拗救。如第三字应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可以将第五字应用仄声字而改用平声字,即可拗救。例如:“何惧暴风呼啸吹”,其格律应是:仄

7、仄平平仄仄平,而实际格律为:平仄仄平平仄平,首尾两字不参加论平仄,中间五字格律应为:仄平平仄仄,可是“惧暴风呼啸”,是仄仄平平仄,就自动拗救过来了,也就不算病句。    三平调和三仄脚问题。就是每句末三字,不可“平平平”或“仄仄仄”,这是诗家大忌。在平仄拗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可疏忽。四、绝句对仗    一般地讲,绝句可用对仗,也可不用对仗,是否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不强求。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就可以全诗用对仗,例如:          曾金美·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