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喷泉现象及其解释

可乐喷泉现象及其解释

ID:6117782

大小:9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1-03

可乐喷泉现象及其解释_第1页
可乐喷泉现象及其解释_第2页
可乐喷泉现象及其解释_第3页
资源描述:

《可乐喷泉现象及其解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可乐喷泉实验及其解释彭祎昀(长沙市明德中学湖南长沙410008)摘要:可乐喷泉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个趣味实验,它有可能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它产生的原理和合理是解释是:曼妥思糖粗糙的表面使二氧化碳的过饱和溶液(可乐)变得很不稳定,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关键字:可乐喷泉;曼妥思;阿拉伯胶;二氧化碳过饱和溶液近来网络热传巴西的一个小男孩因为将曼妥思薄荷糖与可口可乐(健怡)一起食用而死亡,而且据说一年前同样的事故发生在巴西的另一个男孩身上。根据事故,很多网友用可口可乐加曼妥斯薄荷糖进行了试验,在其上传的视频中显示了四五

2、颗曼妥思糖(Mentos)放进两升装的健怡可乐(DietCoke)后所产生的美妙效果。视频显示,可乐在糖果的作用下,会大量喷发,形成的水柱高达两米。(视频地址:http://v.ku6.com/show/xpYM8ZeUERfROK7_.html)这个影片引起网友及学生们的兴趣,也造成曼妥斯糖族的恐慌,担心食用曼妥斯糖时,若不经意地同时饮用可乐,两者可能会在胃中反应,产生喷泉效应,伤害身体。图一:曼妥思薄荷糖图二:加入五颗曼妥思糖图三:喷泉效果作为化学教师,在觉得这个现象神奇的同时,也很想了解其中的原因,而且这个实验可以

3、作为人教版选修1第二章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这节课的导入材料。于是我在网上和图书馆搜集了相关资料,很多人看过视频后都对可乐的饮用安全提出了质疑,可口可乐公司针对人们的担心,在网上发表了解释和说明,他们讲:“3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与糖的表面(糖的表面有一种特点就是比较疏松,比较容易吸水)产生一种浸透作用,就会产生大量泡沫,这种现象是一种很简单的物理现象。我们吃糖的时候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现象,因为人吃糖的时候,把糖放在嘴里,通过咀嚼和唾液作用,糖表面马上会被破坏,也就是所谓的产生大量泡沫的这种渗透作用是不会在现实中共同食用这两种食

4、物的时候产生的。我们做实验的时候会看到这种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和现实中吃这两种东西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显然,可口可乐公司这样的解释还是不能让人特别放心。网络上流传最广的关于曼妥思使可乐产生喷泉的解释是:“因为曼妥思糖包含有阿拉伯胶,此物质会造成可乐中水的表面张力减小,并破坏二氧化碳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使溶于可乐中的二氧化碳,瞬间大量释出,造成可乐瓶内的气体压力骤然上升,而将可乐推排出瓶口,产生喷泉效应。”然而,更加权威的解释是:此喷泉效应主要并非因为曼妥思糖内阿拉伯胶的存在,致使可乐饮料的表面张力减小。可乐或汽水的制备与生

5、产,乃是利用亨利定律的原理。制备时,将二氧化碳溶入饮用水后,再添加糖类物质及不同口味的调味料,混和而制得。根据亨利定律,在定温下,溶入水中之气体的量,与水面上之气体的分压大小成正比。故调制汽水时,常规以数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使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得以溶入水。罐装完后的易拉罐汽水,其水面上约有2~3大气压的二氧化碳。曼妥思糖(Mentos)原是荷兰的一种糖果,在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销售,当前是由PerfettiVanMelle公司所生产。它的主要成分包括蔗糖(sucrose)、葡萄糖、葡聚糖粒(dextrin)、凝胶

6、、玉米粉、天然口味添加剂及阿拉伯胶。其中,阿拉伯胶是一种含有多醣类阿拉伯酸(arabicacid)及其钙、镁与钾盐之复杂的混合物。阿拉伯胶的存在,是造成曼妥思糖具有柔软且黏著口感的主要成分,在类似的糖果产品中,阿拉伯胶的成分可能高达45%。阿拉伯胶主要取材于生长在南亚与北非之A.arabica类的植物,本身是一种表面活性剂。阿拉伯胶既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以帮助化学性质(极性)相差甚大的物质与水互溶,便可能有助于非极性的二氧化碳溶于极性的水中。因此,利用阿拉伯胶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原本已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从可乐或汽水中

7、释放出来,并无法完整地解释曼妥思糖添加到可乐时,会造成可乐喷出瓶口的现象。放入曼妥思时,可乐喷出瓶口的现象,其实仍与亨利定律有关。可乐瓶打开后,可乐液面上的二氧化碳分压,会从约2~3大气压骤然降低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分压值(0.00033大气压)。依据亨利定律,在定温下,汽水饮料内可溶入之气体的量,与此气体的分压成正比,故开瓶后,二氧化碳在可乐溶液内的溶入量(溶解度)将大为降低,也就是说开瓶后的可乐溶液,将处于二氧化碳的过饱和状态,溶液本身将极其不稳定。罐装制备时原来已溶入可乐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在开瓶后,将逐渐溶出,从瓶

8、口逸出,以致可乐开瓶数小时之后,将完全失去其美味,变成一瓶平淡无奇的糖水。在干扰源的存在下,处于3不稳定状态的过饱和可乐溶液,将更容易回归至稳定的平衡状态。摇晃可乐瓶的操作,对开瓶后的可乐饮料而言,便是一种干扰源,因此摇晃可乐瓶时,可看到许多气泡冒出可乐瓶口。曼妥思放入可乐瓶内的操作,亦是一种干扰源,会促使开瓶后之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