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下科学知识要点汇总

初中七下科学知识要点汇总

ID:6123372

大小:12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1-03

初中七下科学知识要点汇总_第1页
初中七下科学知识要点汇总_第2页
初中七下科学知识要点汇总_第3页
初中七下科学知识要点汇总_第4页
初中七下科学知识要点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七下科学知识要点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知识要点汇总1.皮肤的感觉功能:冷觉(冷觉感受器)、热觉[热觉感受器,(手背最敏感)]、触觉[触觉感受器,(指尖最敏感)]、痛觉(痛觉感受器)。手术麻醉时有触觉而无痛觉,说明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分开的。,2.皮肤感觉的形成:低温、高温、触压、损伤等刺激→冷觉、热觉、触觉、痛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形成感觉)。3.嗅觉的形成:气味→鼻腔→嗅觉感受器(嗅觉神经末梢、嗅细胞)→嗅神经→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形成嗅觉)。4.味觉的形成:食物→味觉感受器(味觉神经末梢、味细胞、味蕾)→味神经→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形成味觉)。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5.听觉的形

2、成: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放大)→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鼓膜、听小骨受损引起传导性耳聋,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受损引起神经性耳聋。6.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的光线→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7.“时间长了,腥臭味或香味就闻不出了。”这是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疲劳的缘故,表现了嗅觉的适应性。8.四大基本味道:酸(舌两侧靠中间最敏感)、甜(舌尖最敏感)、苦(舌根最敏感)、咸(舌两侧靠前最敏感)。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9.闻

3、着柠檬的同时吃着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柠檬混合的味道。说明嗅觉与味觉是相互影响的。10.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能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即回声。(可用于测距离)1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速度不同。同一温度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越快。15℃时,空气中声速是340米/秒。12.耳朵贴在长铁管(内充满水)的一端可以听到三次敲击声,依次是铁管、水、空气传来的。(为什么?)13.耳

4、可分三部分: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耳是人的听觉器官,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因为内耳的半规管、前庭中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为什么有的人晕船、晕车、航空病?)。咽鼓管有何用处?(课本第11页)14.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悦耳动听叫做乐音。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个基本特性。15.我们把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1赫=1次/秒。“90赫”的意义是物体每秒振动90次。16.

5、响度是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和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响度越小。响度的单位是分贝。17.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有关。18.声音尖细刺耳或低沉描述的是音调,震耳欲聋描述的是响度,闻其声知其人描述的是音色。19.人的发声频率范围是65赫到1100赫。920.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赫到20000赫。低于20赫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赫的声波叫超声波。什么叫噪声?如何防止噪声污染?(课本第15、16页)2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2.白光有七色:红橙黄绿蓝靛紫。白加任何色等于任何色,

6、同色加同色仍然是同色,不同色相加吸收看不见:黑!23.红外线与紫外线的作用?(课本第19、20页)24.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关键找法线,法线⊥反射面)三线共面,二线分居,两角相等。(课本第39页)垂直反射面时三线重合两角为0°。入射角越大,反射角也越大。平面镜能成像,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潜望镜)。25.光的折射定律(作图关键找法线,法线⊥分界面):三线共面,二线分居,斜射时空气中角大。(课本第39页)垂直界面时三线重合两角为0°。入射角越大,折射角也越大。26.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远像近小,物近像远大。物像在2焦,等大好求焦。物在1焦处,一定不成像。物在1焦内,正立放大是虚

7、像。1焦分虚实,2焦分大小。(课本第39页)27.照相机、眼睛应用原理:u>2f,f2f倒立放大的实象。即物近像远大。30.光在同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阳光下树影中的圆形光斑)、影子的形成、瞄准、日食、月食、坐井观天。31.光在不同物质(真空、空气、玻璃、水)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真空中最快,为3×105千米/秒或3×108米/秒。空气中比真空中稍慢。1光年=9.4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