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家庭防火安全常识

冬季家庭防火安全常识

ID:6124966

大小:25.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03

冬季家庭防火安全常识_第1页
冬季家庭防火安全常识_第2页
资源描述:

《冬季家庭防火安全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冬季家庭防火安全常识进入冬季,在家庭大量的用火、用电,生活取暖的同时也增加了火灾危险性,加之冬季天干物燥,是家庭火灾发生比较频繁的季节,如何在这一时期预防家庭火灾,至关重要。以下方面易引发火灾,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一、生产生活用火:进入冬季家庭日常做饭、照明、取暖等用火次数较多,主要是冬季取暖,空调、火炉等取暖设施的使用频率较高。稍有不慎易引发火灾,甚至造成连营火灾。如炒菜时,不慎炒锅起火,不要惊慌,可直接用锅盖盖灭或用蔬菜放入锅内即可灭火;再者煤气瓶口着火时,可用湿毛巾关闭阀门,以免将手烫伤。二、家用电气安装使用:电气线路火灾就是指输配电、用电线路及电器使用、

2、安装不当发生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等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而引发的火灾。家用电器火灾一类是使用电炉子、电褥子、电暖气、电熨斗、电水壶、热得快等电加热器具时,因使用方法不当或器具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造成电加热器具长时间接触可燃物,或温度控制装置发生故障而引起火灾,由电热毯、热得快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每年都有发生。另一类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因使用不当或电器设备内部元器件、线路老化等原因,导致其故障发热引起的火灾。遇到雷雨天气,最好不要收看电视或不使用室外天线,以防把雷电引入室内击毁电视机。如在收看电视节目时,机内突然冒烟起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迅速拔下电

3、视机电源插头,然后用棉被等不透气的物体将电视机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这样电视机内的火焰就会因没有空气而熄灭。若电视机外壳和内部都已燃火焰,在拔下电源插头后,可用水或1211或CO2灭火器来扑救,但必须注意,灭火剂不得直接射向荧光屏,以免荧光屏受热后突然遇冷发生爆炸。因此,提醒大家:家用电器出现故障,一定要及时维修,千万不能让电器带“病”工作,以免引发火灾;再者,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即用完电器,及时拔掉电源插头。千万不要认为将电器开关关闭了或电视机等用遥控器关闭的,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实际上此时的电器仍处于通电状态,若遇上电压不稳或高负荷用电时,不仅易将电器烧坏,还易

4、引起火灾。另外,购买电源插座时,千万不要贪图便宜,一定得买正规厂家的。三、吸烟:家人吸烟不注意消防安全,如大风在室外吸烟、乱扔烟头,在一些禁火地点吸烟或躺在床上吸烟等,很容易引发火灾事故。一、儿童玩火:家长们对孩子们防火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告诫,加之儿童对引火物很感兴趣,在可燃物较多的地方用明火作游戏,在可燃物附近燃放烟花爆竹,用火柴或打火机在住宅内玩火,都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二、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不妥:家庭里经常使用和存放的易燃易爆危险品主要是液化石油气钢瓶、气体打火机以及发胶摩丝等。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城乡家庭已经购置上了小汽车、卡车等车辆从事

5、农业生产或运输行业,随之而来,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等危险品使用和储存也给一些家庭带来了火灾隐患。三、烘烤衣物:有的家庭为了增加室内温度,经常使用电暖气、电炉子等取暖设备,这类设备的用电量很大,温度也很高,有些人就习惯用它们来烘烤衣物。事实上,这种做法危险性极大,不仅容易烤坏衣物,还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四、气体泄漏:为了保证冬季室内温度,许多人经常将阳台和窗户进行了密封,这直接造成了室内空气无法与室外空气交换。一旦出现煤气、液化气泄漏,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人们在使用煤气时,要确认气体阀门置于关闭位置。如一旦发现煤气漏气,要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切勿惊慌失措,不能

6、动用明火(如打开照明灯、打火机等非防爆灯具)。因此,养成经常开窗通风的好习惯,不仅有利身体健康,还能预防火灾。另外,晚上睡觉前或临出门前,应检查一下煤气是否关好:不能只关闭燃气灶的开关,还必须关闭煤气瓶的总阀。其实这些好习惯花不了几分钟,但绝对能保证你“睡个安稳觉”。另外,家用干粉灭火器、防毒面具、缓降器等,有条件的家庭也可配备,以防万一。这些东西也就几十块钱,但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为了您、家人和他人的安全,请时刻注意火灾隐患!祝愿大家:新年平安、家庭幸福!安监办2010-12-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