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窒息异物电子教案.ppt

昏迷窒息异物电子教案.ppt

ID:61287166

大小:759.5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21-01-24

昏迷窒息异物电子教案.ppt_第1页
昏迷窒息异物电子教案.ppt_第2页
昏迷窒息异物电子教案.ppt_第3页
昏迷窒息异物电子教案.ppt_第4页
昏迷窒息异物电子教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昏迷窒息异物电子教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昏迷窒息异物一.病因1.颅内病变(1)急、慢性脑血管病:出血、缺血梗死、高血压脑病等(2)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等(3)占位性疾病:肿瘤、脑脓肿等(4)癫痫(5)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6)高颅压症(脑疝等)一、病因2.全身性疾病(1)急性感染性疾病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肺炎(2)内分泌疾病垂体性脑病、甲状腺危象、(3)代谢障碍尿毒症、肝性脑病、低血糖昏迷、水电解质紊乱(4)外源性中毒有机磷中毒、CO中毒(5)物理性损害中暑、电击、创伤二、病情评估(一)收集资料1.发病方式昏迷的过程、时间、起病的急缓。急性起病多见于急性感染、颅脑

2、外伤。亚急性起病见于化学伤、放射伤,起病缓慢常见尿毒症、肝性脑病。2.首发症状昏迷是首发症状,还是某些疾病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3.发病年龄和季节年幼者,春季发病以流脑多见,夏秋季多见乙脑、毒痢,青壮年以脑血管畸形多见。4.发病现场5.病人思想情绪及生活情况6.既往史(二)体检1.一般检查皮肤、粘膜颜色有无出血点、发绀、外伤。口腔有无特殊气味。2.神经系统检查(1)瞳孔(2)角膜反射(3)神经反射(4)脑膜刺激征阳性表示有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三、意识障碍的分级1.嗜睡是轻度的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的睡眠状态,能被唤醒,醒后基本能正确回答问题

3、,能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后又转入睡眠状态。2.昏睡意识障碍介于嗜睡和浅昏迷之间,患者觉醒反应以降到最低点,睡眠程度较嗜睡者深,难以自动转醒,只有在较强的刺激下才能有反应,大多不合作,言语错乱,停止刺激,立即进入熟睡状态。3.昏迷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其主要特征为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并出现病理性反射活动。四、昏迷的临床分级1.轻度昏迷也称浅昏迷或半昏迷。患者的意识和随意运动丧失,对外界事物、声、光刺激无反应,但对强烈的刺激有反应,可出现痛苦表情,各种生理反射如吞咽、咳嗽、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等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的变化2.中度昏

4、迷患者对外界的一般刺激无反应,眼球无转动,对强烈刺激的防御反射及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均减弱,生命体征可有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四、昏迷的临床分级3.深昏迷患者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动作,对外界的一切刺激均无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及吞咽反射及各种病理反射均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大小便失禁4.过度昏迷又称“不可逆昏迷”,是“脑死亡”的临床表现。患者在深昏迷的基础上出现体温低而不稳,脑干反射功能丧失瞳孔散大固定,自主呼吸功能丧失,需要人工呼吸器维持,血压用药物要维持Glasgow昏迷评分法睁眼反应(E)语言反应(V)运动反应(M)自发睁眼4回答正

5、确5遵命运动6呼唤睁眼3回答错误4刺痛定位(防御)5刺痛睁眼2吐词不清3肢体回缩(躲让)4无反应1有音无语2异常屈曲(去皮质强直)3无反应1异常直伸(去脑强直)2无反应1满分15分,表示意识状态良好;8分以下昏迷;最低3分为深度昏迷,此时患者有脑死亡的可能。GCS计分与预后有密切关系。>8分预后较好,<8分预后较差,<5分者死亡率较高。五、鉴别诊断1.癔症性昏睡六、救治与护理(一)救治原则昏迷病人的处理原则,主要是维持基本生命体征,避免脏器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积极寻找和治疗病因。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氧供2.维持循环功能,抗休克3.补充葡

6、萄糖,减轻脑水肿,纠正低血糖4.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5.病因治疗6.对症处理:防治感染,补充营养等。(二)护理措施(一)体位(二)保持呼吸道通畅(三)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四)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五)病因治疗(六)预防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2.角膜干燥、角膜炎、角膜溃疡3.口腔感染4.压疮5.泌尿系感染窒息的救治与护理窒息:人体的呼吸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受阻或异常,所产生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形态结构损伤的病理状态称为窒息。当人体内严重缺氧时,器官和组织会因为缺氧而广泛损伤、坏死,尤其是大脑。气道完全阻塞

7、造成不能呼吸只要1分钟,心跳就会停止。只要抢救及时,解除气道,呼吸恢复,心跳随之恢复。窒息是危重症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窒息的主要原因1、机械性窒息,因机械作用引起呼吸障碍,如缢、绞、扼颈项部、用物堵塞呼吸孔道、压迫胸腹部以及患急性喉头水肿或食物吸入气管等造成的窒息;2、中毒性窒息,如一氧化碳中毒,大量的一氧化碳由呼吸道吸入肺,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阻碍了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与解离,导致组织缺氧造成的窒息;3、病理性窒息,如溺水和肺炎等引起的呼吸面积的丧失;4、新生儿窒息及空气中缺氧的窒息(如关进箱、柜内,空气中的氧逐渐减少等

8、)。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或其他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引起的刺激症状和缺氧引起的中枢神经麻痹症状交织在一起。临床表现呼吸极度困难,口唇、颜面青紫,心跳加快而微弱,病人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