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基电通基坑监测报告.doc

明基电通基坑监测报告.doc

ID:61333967

大小:6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1-25

明基电通基坑监测报告.doc_第1页
明基电通基坑监测报告.doc_第2页
明基电通基坑监测报告.doc_第3页
明基电通基坑监测报告.doc_第4页
明基电通基坑监测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明基电通基坑监测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明基电通上海虹桥临空园区明沪科研大楼二期新建工程基坑施工环境及围护监测报告上海光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光华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1年5月8日目录一、工程概况……………………………………3-4二、周边环境……………………………………4三、监测目的……………………………………4四、施工监测依据及监测内容…………………4-5五、监测点的埋设………………………………5六、监测技术要求及监测方法…………………5-6七、监测报警值…………………………………6八、配合措施……………………………………6九、监测资料分析………………………………7-8十、监测资料评定………………………………8

2、十一、提交资料……………………………………8十二、结束语………………………………………8附件:最后1次监测报表、房屋倾斜测量成果图、监测点形变曲线图、监测点位图明基电通上海虹桥临空园区明沪科研大楼二期新建工程基坑施工环境及围护监测报告一、工程概况1、建筑结构概况受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承接了“明基电通上海虹桥临空园区明沪科研大楼二期新建工程基坑施工环境及围护监测”工作,我院于2010年3月23日开始进场初测,至2011年4月25日基坑回填土结束后监测结束,共计实施监测为117次。本项目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北翟路与淞虹路交叉口西南角。基地总面积为1159m2(17亩),建筑占

3、地面积为2918.55m2,建筑总面积为25958.89m2。主体结构为地上八层、地下二层建筑,采用桩筏基础,桩基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中:PHCAB60011015/15/11/10桩共129根,桩长51米;PHCAB50010015/12/10/10桩共160根,桩长32米。本工程建筑±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830m,场地自然标高约为3.430m。2、基坑概况本工程基坑呈不规则方形,主楼基坑开挖深度约为9.300m,纯地下车库区域开挖深度约为8.900m。根据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方案,东侧为纯地下车库,西侧为主楼,先进行首层土方开挖并进行喷

4、锚护坡,后进行四周围护桩施工,支护墙体养护后进行下层土方开挖。围护结构如下:首层放坡开挖,放坡高度2.600m。基坑东侧、南侧、北侧东段放坡1:2.5并进行喷锚护坡;基坑西侧放坡1:3并进行喷锚护坡;基坑北侧西段放坡1:1并进行喷锚护坡+2排土钉。放坡施工结束后进行四周围护,围护采用双轴φ700搅拌桩+φ800@1000钻孔灌注桩。基坑东侧、南侧、北侧东段围护搅拌桩桩长15.000m,钻孔灌注桩桩长17.000m;基坑西侧围护搅拌桩桩长15.000m,钻孔灌注桩桩长23.000m;基坑北侧西段围护搅拌桩桩长15.000m,钻孔灌注桩桩长23.000m。平面设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

5、围檩尺寸为1000×850,支撑尺寸为900×850(主筋φ25),连杆件尺寸为750×750。立柱桩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4L125×10钢立柱,钻孔灌注桩桩长17.000m,钢立柱有480×480、460×460两种。二、周边环境基地东侧为淞虹路,基地与淞虹路相距较远,基坑开挖面与基地红线相距约50m。基地南侧为空地。基地西侧有一变电站及多幢6层混合结构建筑物,基坑开挖面与已建建筑物最近距离约21m。地下室外墙与用地红线之间有一根供电电缆,电缆与放坡坡顶最近处相距约1.5m,与基坑开挖面相距约11m(此电缆已经废除)。基地北侧为北翟路,道路下埋设有大量地下管线,各类地下管

6、线与地下室外墙的距离关系见下表:管线类别规格管线与地下室外墙距离(m)备注电力约32配水300约34信息9孔市内电话约38信息3孔市内电话约46雨水700约50配水300约59配水500约6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基地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及基坑围护结构为本工程主要保护对象,基坑施工时应注意对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及围护结构本身等采取保护措施。一、监测目的在软土地层下进行基坑等施工时,常会因为施工机械对周围土体扰动以及施工工艺对土体物理力学性态的改变而使周边土体产生形变(沉降或隆起及水平位移),从而导致周边环境和围护体结构的变形,甚至造成破坏。因此,为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确保其正常

7、运营,必须在基坑施工期间加强对邻近建筑物、基坑围护结构等的动态监测,及时地把变形动态信息反馈给业主、设计、监理、总包等有关部门,以便借助监测数据进行预测、预报、预防,尽可能采取措施将施工中产生的地下管线或建筑物变形量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内,预防事故发生,通过监测及时掌握和了解其变形动态,采取措施和指导施工,优化施工,实现信息化施工管理。二、施工监测依据及监测内容(一)监测依据:1.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