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劝学》导学案(学生).docx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劝学》导学案(学生).docx

ID:61343421

大小:19.79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26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劝学》导学案(学生).docx_第1页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劝学》导学案(学生).docx_第2页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劝学》导学案(学生).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市云富高级中学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专题《劝学》导学案(学生).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推荐⋯⋯⋯⋯⋯⋯⋯⋯⋯⋯⋯⋯⋯⋯⋯⋯⋯⋯⋯《劝学》导学案(学生)一、学习目标、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2.掌握、积累文言常用实词;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整理积累实词2.常用虚词的用法三、知识积累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法”,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

2、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有恶(详情参考易中天教授《先秦诸子之百家争鸣》),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

3、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四、完成课前预习1.荀子,名_________,字_______,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______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注音1⋯⋯⋯⋯⋯⋯⋯⋯⋯⋯⋯⋯⋯⋯⋯⋯⋯⋯⋯⋯⋯⋯⋯名校名推荐⋯⋯⋯⋯⋯⋯⋯⋯⋯⋯⋯⋯⋯⋯⋯⋯⋯⋯⋯中()舆()有()槁暴()砺()参省()须臾()跂()楫生()跬()骐骥()驽()锲(

4、)镂()蟮()螯()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1)学不可以已.(2)木直中绳.(3)虽有槁暴(4)金就砺则利..(5)而闻者彰(6)假舆马者..(7)善假于物也(8)用心躁也..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______通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通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3)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通________,释义:________________。5.古今异义词辨

5、析劝学:輮以为轮:...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第二、三段都使用了一组比喻句,找出这些比喻句,说说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讨论并完成下表。比喻学习的作用:_____2⋯⋯⋯⋯⋯⋯⋯⋯⋯⋯⋯⋯⋯⋯⋯⋯⋯⋯⋯⋯⋯⋯⋯名校名推荐⋯⋯⋯⋯⋯⋯⋯⋯⋯⋯⋯⋯⋯⋯⋯⋯⋯⋯⋯比喻7.翻译正面(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要____学习的方反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和态度_______________要____对比(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____对比(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8)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