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氧化物(笔记).docx

碳和碳的氧化物(笔记).docx

ID:61344195

大小:32.97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1-26

碳和碳的氧化物(笔记).docx_第1页
碳和碳的氧化物(笔记).docx_第2页
碳和碳的氧化物(笔记).docx_第3页
碳和碳的氧化物(笔记).docx_第4页
碳和碳的氧化物(笔记).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碳和碳的氧化物(笔记).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1)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由于能对光线进行折射,因而可做装饰品。(2)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用做裁玻璃、钻凿岩石等。2、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1)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而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2)石墨很软,有滑腻感。可以用做高温润滑剂或铅笔芯。(3)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可以用做制造电极或导电纤维。3、生活中的石墨(都是由石墨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混合物)和用途:

2、(1)木炭: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能力。可以用于吸附色素或异味。(2)碳黑:用于制造墨汁或参与制造橡胶制品。(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常用于防毒面具、工业脱色等。(4)焦炭:主要用于冶铁炼钢。4、C60(足球烯):一种由C60分子构成的单质,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5、碳纳米管:一些新形态的单质碳。二、归纳总结:1、碳的单质:指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金刚石、石墨、C60。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因而化学式都为C。3、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因而物理性质存

3、在差异。4、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种物质。因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5、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三、碳的化学性质:1、总评: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因而古代字画能保存较长时间),但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可以与一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碳的反应都必须高温)。2、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1)碳与充足的氧气反应:[现象]: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黄色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

4、大量的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点燃[结论]:C+O2=======CO2(2)碳与不充足的氧气反应:[现象]: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红黄色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点味燃气体。[结论]:2C+O2=======2CO(3)一般没有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碳燃烧生成CO2。3、碳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还原性)(1)实验[6-2]:[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一种气体,并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高温[结论]:C+2CuO=======CO2↑+2Cu(2)推广:3C+2F

5、e2O3=======3CO2↑+4Fe高温C+2MgO=======CO2↑+2Mg高温C+CO2=======2CO高温C+H2O=======CO↑+H2↑4、氧化—还原反应:(1)在以上5个反应中,CuO、H2O、MgO、CO2、Fe2O3等反应物质失去了O,它们发生了还原反应(物质失去O的反应);同时反应物C得到O,发生了氧化反应(物质与O的反应)。(2)在以上5个反应中,反应物C能得到其他反应物质的O,C的这个性质叫还原性(得到其他物质的O的性质);反应物CuO、H2O、MgO、CO2

6、、Fe2O3能失去O,这些物质的这个性质叫氧化性(失去O的性质)。(3)在以上5个反应中,反应物CuO、H2O、MgO、CO2、Fe2O3等物质失去了O,分别生成Cu、Fe、Mg、CO、H2叫做还原产物;反应物C得到O以后分别生成CO2、CO2、CO2、CO、CO叫做氧化产物。(4)氧化---还原反应从得失O的角度分析反应物中O的变化,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等没有必然联系。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确定(一)制取装置(发生装置):1、常用于实验制取气体的装置有横式

7、(例如:用KMnO4或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和竖式(例如:H2O2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氢气)两种。2、制取某气体选择装置时应该考虑反应物状态(固、液、气)和反应条件(如加热、高温、催化剂)合理选择横式或竖式。(1)固+固,无论反应条件如何应选择横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2)固+液,如果反应需要加热或高温,则选择横式(试管口略向上倾斜);如果反应不需要条件,则选择竖式。(3)其他状态反应物,如果反应需要加热或高温,则选择横式(试管口略向上倾斜);如果反应不需要条件

8、,则选择竖式。(二)收集装置:1、气体收集常用的方法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两种。2、使用排水法应注意该气体是否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只有不溶(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气体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3、排空气法根据集气瓶口的位置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两种。如果某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则选择向上排空气法;如果某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则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相差越大,收集的气体纯度越高。注意:无论哪一种收集方法导气管一定要深入集气瓶底部。4、气体密度与空气比较方法:空气的平均相对质量看作29。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