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3《_城市化》课时练3人教版必修二.docx

高中地理2.3《_城市化》课时练3人教版必修二.docx

ID:61345452

大小:99.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26

高中地理2.3《_城市化》课时练3人教版必修二.docx_第1页
高中地理2.3《_城市化》课时练3人教版必修二.docx_第2页
高中地理2.3《_城市化》课时练3人教版必修二.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2.3《_城市化》课时练3人教版必修二.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料推荐⋯⋯⋯⋯⋯⋯⋯⋯⋯⋯⋯⋯⋯⋯⋯⋯⋯⋯⋯第三节城市化课时练3【素能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1~3题。1.图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A.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B.某阶段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C.城市化发展是提高人均GDP水平的主要动力D.人均GDP水平越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越快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图

2、中四个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平均增长速度方面最快的是()A.印度B.中国C.日本D.德国3.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A.发展水平较高B.应加快发展C.发展速度最快D.应限制发展【解析】1选A,2选C,3选B。由图可知,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相互影响的程度有很大的不同。总的趋势是人均GDP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发达国家人均GDP水平很高,城市化水平高而速度较慢。20世纪50~80年代,很明显日本在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方面增速都最快。从图中可看出,德国、日本在城市化水平和人均

3、GDP上都比中国高,中国当前城市化水平很低,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故应加快发展。(2009·广东文基)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4、5题。4.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5.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0年约为50%1⋯⋯⋯⋯⋯⋯⋯⋯⋯⋯⋯⋯⋯⋯⋯⋯⋯⋯⋯⋯⋯⋯⋯最新料推荐⋯⋯⋯⋯⋯⋯⋯⋯⋯

4、⋯⋯⋯⋯⋯⋯⋯⋯⋯⋯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80%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解析】4选B,5选A。第4题,2040年郊区人口比例开始超过了乡村人口比例,在同一个区域内此时期人口具体数量也是郊区人口数超过了乡村人口数。第5题,根据图中乡村人口比例及变化,即可判断出相应城市化水平及变化。2010年城市化水平约为50%,之后一直呈上升趋势,2030年达到60%左右。二、非选择题(共14分)6.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各题。(14分)(1)图甲中,ABCDE反映的是________过程,该过程的主要标

5、志是_____________。(4分)(2)图甲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______,简述其成因。(4分)(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指出图乙中a属于______国家,b属于______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6分)【解析】(1)图中显示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说明反映的是城市化过程;(2)E-F反映的是城市人口比重逐渐变低,说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3)a国就业人口中在服务业中的比重达60%以上,应该是发达国家;b国就业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大,工业和服务业比重较小,

6、说明是发展中国家。答案:(1)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3)发达发展中发达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在农业中就业比例高,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低。[探究性学习](共16分)案例探究·北京的城市化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材料《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将北京未来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并提出构建“

7、两轴—两带—多中心”2⋯⋯⋯⋯⋯⋯⋯⋯⋯⋯⋯⋯⋯⋯⋯⋯⋯⋯⋯⋯⋯⋯⋯最新料推荐⋯⋯⋯⋯⋯⋯⋯⋯⋯⋯⋯⋯⋯⋯⋯⋯⋯⋯⋯的新城市空间格局。具体如下图:(1)近年来北京市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2)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如果上述城市化现象发展过度,将会引起___________现象。北京中心“两轴”的城市职能是指_________。(4分)(3)北京西依太行山,北靠燕山,地处永定河的冲积扇上,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将西部定为北京生态环境带的主要原因及意义。(6分

8、)【提示】第(1)题,读图可得出市中心区人口下降,而近郊区和远郊区人口上升的结论,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市中心区地价过高,城郊一带交通、通信条件逐步改善,以及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区的建设有很大关系,同时因承办国际重大赛事和树立首都形象的需要,北京城郊一带城市建设加快。第(2)题,城市中心的人口外流过度必会导致市区人口和产业空心化。“两轴”是北京城传统的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