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飘飘_高中状物作文1500字.docx

柳絮飘飘_高中状物作文1500字.docx

ID:61372328

大小:12.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1-26

柳絮飘飘_高中状物作文1500字.docx_第1页
柳絮飘飘_高中状物作文1500字.docx_第2页
柳絮飘飘_高中状物作文1500字.docx_第3页
柳絮飘飘_高中状物作文1500字.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柳絮飘飘_高中状物作文1500字.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柳絮飘飘_高中状物作文1500字  几个爱好写作的同学在一起共同构思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又是柳絮飘起时”,虚构了一对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他们怎么相识呢?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了半天,最后决定把故事背景设计成柳絮飘飞的时节,男孩子随口吟一句“杨花榆荚无才思”,然后不经意间让女孩子接上一句“惟解漫天作雪飞”,于是开始了一段懵懂、纯洁而没有结局的故事。  现在想来,当时之所以挑这两句诗,大概是因为青涩的年纪里固执地认为飘飞的柳絮代表着一种飘渺无边的思绪,大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蕴含其间,所以才对它情有独钟吧。  东晋时的名士谢安有一次正在给他们的“谢家宝树

2、”们上课,忽然下起雪来了。谢安就想趁机考考这些“宝树”,于是随口吟了一句“飘飘白雪何所似?”“宝树”侄子谢朗应声而对“撒盐纷纷差可拟”,谢安认为不够好。  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声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句深得谢安的欣赏,断定此女日后必定文采出众。这就是有名的“咏絮”佳话,这个深得谢安赞赏的才女就是谢道韫。  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即使用我们普通人的眼来看,也能高下立判。把雪比作盐,只是形似,而谢道韫把雪比作柳絮,则不但形似更是神似了。盐有一种重量感,哪里有柳絮因风起的飘逸和优美的意境呢?  后来,因了谢道韫,“咏絮才”成了有才气的代名词。这时,大

3、家是否会想起《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判词,曹雪芹给她冠以“堪怜咏絮才”,那是对林黛玉文学才华的高度褒扬。  诗歌史上,有才华者比比皆是,他们可不舍得错过柳絮这个优美的意象,所以,柳絮成了历朝历代诗人争相歌咏的对象。  因为柳絮和柳的宗族关系,柳絮不免也和柳一样带上了离别的印记。最典型的当属隋代民歌《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诗歌借用柳枝和柳絮传达了盼望离人早归的思绪,那飘扬的离思可不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唐人郑谷的《柳》亦有类似诗句:“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春风骀荡,柳枝摆动,柳絮翻飞,

4、风情万种,惹动着彼此缭乱的离绪。在诗人看来,这是柳树柳絮领会了离人的情意,为了表示对离人的同情,才故意去招惹春风的,柳絮的缠绵多情跃然纸上。  絮者,轻柔的代名词。阳春三月,柳絮轻轻忽忽从树上飘然而下,悠悠落地,缠绵缱绻,风流多情,在诗人的眼中也就多了几分风雅。这柳絮入了诗便也有了几多韵致。宋代诗人晏殊的《寓意》中有脍炙人口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句,这句诗寓情于景,回忆当年花前月下的美好生活,柳絮也因此多了几分风雅之情。白居易曾有诗云:“谁能更学儿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虽然诗人是以此感叹自己已经失去童年,无法再去追寻的怅惘

5、,但是,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儿童捉柳絮的怡然和逍遥,也不失为一种雅致的生活情趣。  当然,因为柳絮本身随风而逝,飘荡无依的特性,与很多客居异地,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命运颇多相似之处,很多诗人也把柳絮作为身世飘零的象征。不由得想起了《红楼梦》的林黛玉,林妹妹本就是多愁善感之人,所以见飞絮飘泊无定,伤世感怀,不禁发出了“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的哀叹。想来,林妹妹孤单一人,寄人篱下,虽则有外祖母疼惜,但生性敏感再加上非愁即病,有这样的感慨大可被我们理解。又如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两句妇孺皆知,诗人用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

6、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孤苦可知,令人心生戚戚。  既然诗人如此钟情柳絮,所以其中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除了上文提到的这些,我个人还对一些词句倍加珍爱。最使我折服的比如贺铸《青玉案》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句。词人将闲愁比作满城飘扬的柳絮,真是恰切之极。再如宋东坡本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可是做起婉约诗来也是愁肠百结,动人心魄。他的《水龙吟》中“似花还似非花”的精准描述和结尾“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倾诉,每每读来,总能使人心生凄凄惨惨之情愫,欲读不忍,欲罢不能,纠结不已,真真达到了诗歌动

7、人心肠的最高境界。  放眼窗外,绿意盎然,不觉已是暮春时节,柳絮也早已踪影全无,空留多情之人在此凭吊哀叹。但是,作为一种诗歌意象,柳絮却有着永久不散的魅力,无论是古代的文人骚客还是今天的凡夫俗子,总会有人记起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