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课件——代理制度

民法课件——代理制度

ID:6138805

大小:252.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01-04

民法课件——代理制度_第1页
民法课件——代理制度_第2页
民法课件——代理制度_第3页
民法课件——代理制度_第4页
民法课件——代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法课件——代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法学课件&&代理讲解人:陈柏林代理一、代理概述二、代理人的义务与代理权三、无权代理四、表见代理1、甲委托乙,向丙公司购买一幅画,与丁董事进行磋商。经过磋商,乙致函丁表示愿意以100万元购买该画,丁外出时,才知道此事,当即告知其秘书通知乙出售该画。问:此例中,乙、丁、秘书在法律上是何种地位?他们的行为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2、甲是一名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人,但他却继承获得了一大笔财产,请问:他应当以怎样的方式才能管理好自己的财产?3、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代理”?一、代理概述(一)代理的社会作用1、在现代经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从事交易活动,事必亲躬

2、,不大可能,假手他人,实有必要。个人虽可依自己的意思处理社会生活关系,虽然是近代法的理想,但个人之精力、时间有限,假手自己信任的人,利用他人的才能,可以扩张私法自治的范围,满足社会经济生活的需要。2、在近代法虽然依据“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赋予一切自然人以民事权利能力,但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却不能自为之。需要补充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以使其能享受权利、负担义务,参与社会生活。此为私法自治的补充。(二)代理制度的产生民事法律行为或民法意思自治的要求:行为人的意思真实,行为人对自己的意思负责。代理行为则要求:本人对

3、他人的行为及意思负责。1、在古代法阶段,崇尚简明,他人的独立行为,不能视为当事人的意愿,早期的法律并不认可代理制度。2、因由代理具备补充自治能力、扩张意思自治范围的功能,后期罗马法承认了监护人制度,成为后世“法定代理”的雏形。3、17、18世纪,自然法学家突破债只能自为的狭隘思想,开始发展今天的代理制度,直到19世纪终于清晰地显现,纷纷为各国法典所承认。1、民法中的代理通常有三种意义:(1)代理法律制度,即关于代理法律关系、代理行为、代理责任的民事法律制度。(2)代理法律关系,即代理人依代理权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相

4、互权利义务关系。(3)代理行为,即代理人所为的行为。(三)概念2、代理的基本概念:指一人代另一人为法律行为,其所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所代的另一人。(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本人)代理人第三人(相对人)3、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直接代理:指代理人为本人的利益为法律行为,其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本人。(如销售、采购、律师代理等)间接代理:指代理人为本人的利益为法律行为,其法律效果间接归属于本人。4、广义代理与狭义代理狭义代理:即直接代理。广义代理:既包括直接代理,又包括间接代理。5、各国法律对代理概念的规定大陆法系:狭义代理

5、、直接代理的概念。如德国、日本、我国台湾、我国等。英美法系:广义代理的概念。如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6、我国民法关于代理的概念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63条规定,“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可见,我国民法上的代理用的是狭义或直接代理的概念。(四)特征:1、代理人必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代理活动。注意:这一点作为代理的基本特征值得商榷。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13条

6、的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但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可见,我国已放弃“显名主义”,不宜将此作为基本特征。2、代理人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进行代理活动。否则,就可能构成超越代理权。3、代理的直接法律后果归属于被代理人。原因(1)代理人的活动基于代理权的行使。(2)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使代理区别于行纪。4、代理人得作出独立的意思表示或受领

7、第三人意思表示,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1)使代理人区别于传达使者、受领使者等使者和居间人等无独立意思表示的人。(替身演员)(2)使代理人区别于法定代表人:代表人是法人本身的机关,不是独立主体;代表人的行为效果法人是当然承受(代理人则依代理制度的规定);与法人不是两个平等主体间的关系。实例:国有资产、经理层控制的代理理论(五)代理的适用范围:下列法律行为,不适用代理:1、法律规定要求本人亲自实施的行为。主要有结婚、离婚、收养、遗嘱等。2、行为的性质不能适用代理的行为。例如继承的承认与抛弃等。3、侵权行为或内容违法的行为不适用代理。实例:明星演唱会

8、不能“偷梁换柱”(六)代理的分类1、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基于代理权产生的原因的分类。(1)法定代理:代理权因法律规定而当然发生的,为法定代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