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语文《水》教学设计的案例.docx

分析小学语文《水》教学设计的案例.docx

ID:61391185

大小:68.3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26

分析小学语文《水》教学设计的案例.docx_第1页
分析小学语文《水》教学设计的案例.docx_第2页
分析小学语文《水》教学设计的案例.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分析小学语文《水》教学设计的案例.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析小学语文《水》教学设计的案例一、确立教学点课文《水》共6个自然段,内容学生自己就能读懂。我在对文本进行认真解读后,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点:①抓分段分层,引导学生学会高度概括,感受文章的逻辑之美;②抓特殊的句式表达,引导学生迁移运用;③抓生动描述,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④抓标点推敲,培养学生批判意识。二、课堂教学片段及反思1.分段分层,引导学生学会高度概括,感受文章的逻辑之美(1)分段,学会高度概括,感受结构之美。在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流利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2)分

2、层,关注句间联系,感受语言的逻辑之美。学习第二自然段。师:请同学们看看第二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在构段上有什么特点?生:第二自然段共5句话。第一句写人们期盼下雨,第二句写下雨天可以储水,第三句写只有下雨天才可以痛快洗澡,第四句写小孩洗澡的情景,第五句写大人们洗澡的情景。师:好的,说得不错,谁能说说这五句话之间的关系呢?生:第一句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第二句写了人们期盼下雨的第一个原因即可以储水,第三、四、五句写了人们期盼下雨的第二个原因,可以痛快洗澡。其中,第四第五句又是围绕第三句话写的,分别

3、写了小孩洗澡和大人洗澡。师:你说出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就是语言的逻辑之美。在结构段落时,关注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就可以使语言拥有这种美。分段分层的教学,虽然让学生反复读书、概括花费了些时间,但是,此方法很好地了学生用的言准确概括文内容,把握文章构的能力,同,也提升了学生作文构思、构段和言表达的性的水平。2.抓特殊的句式表达,引学生迁移运用句式一:母用一把大住了水窖,也住了我水的渴望。句式二:顿时,藏于地下的水的清凉,再加上清,我都舒服得“啊啊”大叫了起来。句式三:在水的滑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开嘴巴的吸吮

4、声,我感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在加快。抓特殊句式的迁移运用,是每文都要关注的事,只有充分利用教材中那些新的言表达形式,引迁移、即,学生的言表达才会日月累,文学素养。3.抓生描述,学生的言感受能力第五自然段的描写生,十分得体味。我引学生通不同描述的比,来体会本段言的表达之妙。改文:水从注而下,滑了我的、胸和背,然后又滑了我的大腿和膝盖,直到脚板,没有一滴浪。学生在比品味后,表解。⋯⋯学生体会得特深,当我再叫他段,自然就把水的珍、有水的享受出来了。4.抓点推敲,培养学生批判意文中有一句:“就像一,美好的日子在我那里竟

5、太少了。更多的是干燥和炎。”师: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想想有什么问题吗?生:老师,我觉得“更多的是干燥和炎热。”这句话好像是病句,不完整。教师也露出质疑的表情,又点点头。师:怎么才能使其完整呢?生:可把这句前面的句号改成逗号。师:(点点头)改一改,读一读,完整吗?生:全都点点头。有生提问:老师,您不是说教材上都是美文,是大作家写的文章吗?我们能随便改吗?师:能,老师跟你们讲,大作家也会有小错误,天下没有圣人,我们把大作家犯的错误改出来了,我们就比大作家还厉害!怎么样,佩服自己吧,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学生使

6、劲鼓掌,神情特别愉快。斟词酌句能力的培养也要在阅读课上进行,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存在的问题,既培养了学生推敲语言文字的能力,又唤醒了学生的批判意识,不信书,不唯书,只坚持正确的或者自己有理有据的独特见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