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污水处理二期尾水排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XX污水处理二期尾水排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ID:61398100

大小:28.6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1-26

XX污水处理二期尾水排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XX污水处理二期尾水排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XX污水处理二期尾水排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XX污水处理二期尾水排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XX污水处理二期尾水排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XX污水处理二期尾水排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XX污水处理二期尾水排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1.1编制依据1.XXXX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尾水深海排放管道工程施工图纸2.尾水深海排放管道工程招标文件编号:ZJCT-09-5273.《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6-97)4.《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施工及验收规范》(SY/T0047-96)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35)6.《现场设备工业金属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7.《疏浚工程施工规范》(JTJ319-99)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9.《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

2、范》(HG20201-200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14.《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250-98)15.《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16.《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1.2编制原则1、严格遵循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地质资料及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措施。2

3、、总体考虑,全面协作,选择适宜本工程条件的施工机械设备和人员,发挥设备、人才优势,认真分析,充分比较、论证,合理规划整个工程的施工程序、技术措施,加强各施工工序间的衔接,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3、进行多方案分析比较,选择可靠的供水、供电、排水、排污、防噪、防尘方案,选择最有利于工程施工,同时又对周围环境影响最小的施工布置方案。4、认真贯彻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方针政策,在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优质、快速、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交给业主一份满意的答卷,为XX市污水处理的发展贡献力量。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工程名称:XX市XX污水处理二期工程

4、尾水深海排放管道工程建设管理单位:XX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建设指挥部设计单位:中国XXXXXX设计研究院建设规模:一期和二期的总排放量为15万3/d,一期已建成,本次为二期污水排放,规模为10万3/d。2.2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市XX污水处理二期尾水排海管道部分,由陆上放流管道、水下顺岸放流管道、水下垂岸放流管道、和扩散器组成。其中陆上放流管长1997m,水下顺岸放流管长1765m,水下垂岸放流管长834m,扩散器长108m。管道全长4704m,全线管道内径1200mm。陆上放流段自L-584开始,与一期管道到平行设计,沿堤内侧延伸。管道别经1号、2号涵洞和3号管桥连接L1

5、413处高位井。管段采用SYG-1200型预应力砼管,在管桥和涵洞穿越管段等重要节点处采用DN1200*18mm钢管。水下顺岸放流钢管段自高位井开始,采用顶管方法穿堤,穿堤后距离堤脚50m的位置水下顺堤平行前沿至L3178处锚索式柔性基础平台。穿堤管与水下管连接处设有镇墩、直埋式伸缩节、绝缘接头,水下管设档桩等结构物。水下垂岸放流管段经锚索式柔性基础平台,垂直大堤向海里延伸,一、二期管线间距为60m。在锚索式柔性基础平台两侧各设有一个直埋式伸缩节和绝缘接头,管道在丁顺坝处通过土工布加U型承力块进行加强,管道末端为设有抗冲挡桩的水下扩散器管段。水下放流管为钢质,主管为DN

6、1200×16钢管,钢管外防腐采用特加强级环氧煤沥青防腐,内防腐和其他钢质构件均采用普通级环氧煤沥青防腐施工。扩散器采用变截面的钢质管道,扩散管径:DN1200-DN900-DN600。扩散器喷孔数为32个,喷口直径150mm。扩散段铺设30m护坦。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有陆上放流管道、水下放流管道、扩散器、上升竖管、高位、管线结构物(桥管、锚索式柔性基础平台、直排式伸缩节、绝缘接头和档桩)及助浮设施2.3工程特点2.3.1地形地质及气象条件1)地形及地质情况:工程所在位置XX市十塘大堤内侧及外侧海域,自大堤向外约60m属潮间带,地貌属于水下岸坡,坡度较小,冲淤基本平衡,自然

7、状态稳定。管道基本位于淤泥质粘土层。2)气候条件:施工区域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17℃,以1月份最冷,其多年平均气温为6℃;7月份最热,其多年平均气温为27.8℃。多年平均风速为2.7m/s,每年3~4月份为春雨季节,5~6月份为梅雨季节,雨量较多,8-10月份沿海地区又常受台风袭击,平均每年有2~3次台风影响。3)水文条件:本工程位于XX入海口,水上施工受到潮水及潮流影响较大,设计最高水位3.2米,海水的最小潮水位0.26米,涨潮平均流速1.03米/秒,落潮海水平均流速0.81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