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鹅潭 上海同济 设计所 联合体方案.docx

广州市白鹅潭 上海同济 设计所 联合体方案.docx

ID:61414852

大小:1.03 MB

页数:14页

时间:2021-01-27

广州市白鹅潭 上海同济 设计所 联合体方案.docx_第1页
广州市白鹅潭 上海同济 设计所 联合体方案.docx_第2页
广州市白鹅潭 上海同济 设计所 联合体方案.docx_第3页
广州市白鹅潭 上海同济 设计所 联合体方案.docx_第4页
广州市白鹅潭 上海同济 设计所 联合体方案.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市白鹅潭 上海同济 设计所 联合体方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广佛中心宜居适业的生态之城——广州市白鹅潭地区城市设计竞赛“上海同济+设计所”(联合体方案5)成果简介1项目概况   为配合广州市城市总体城市发展"中调"、"西联"和"优化与提升"战略,为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白鹅潭地区,广州市政府决定举办白鹅潭地区城市设计竞赛。从2007年12月开始,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组织了白云新城地区、琶洲—员村地区、白鹅潭周边地区、新中轴线南段地区等四个重点地区的规划研究和城市设计竞赛,通过梳理功能、盘活土地、优化结构、升级产业、提升品质,率先发展四大重点地区,以作为带动中心城区乃至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为下

2、一步发展提供空间上的支持。  白鹅潭地区是“广佛都市圈”中心区,广州“西联”的辐射带动区,城市西部新的标志性地区以及新的商务中心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物流和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以及商贸和历史文化风貌旅游业,并考虑一定的居住功能。  本次城市设计范围分整体城市设计、核心区城市设计二部分。其中整体城市设计范围北至大坦沙尾,南至环翠路与环城高速公路,东到工业大道中、南,西至芳村大道北、花地河,总面积35.14平方公里。核心区城市设计范围北至珠江大桥西桥(大坦沙),南至丫髻沙大桥、环城高速公路一线,西至花地河、芳村大道北一线,东至黄沙大道、工业大道一线,面积

3、约为24.7平方公里。  本次竞赛于2008年3月展开,通过二轮资格审查选出国内外6家设计单位正式参赛,竞赛设计时间为2008年4月12日—6月27日。我所与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及其他5家单位参与了此次竞赛。以下为“上海同济+设计所”联合体的竞赛成果简介。  2总体功能定位  2.1总体功能定位  规划整合白鹅潭地区的禀赋要素,融入创新要素,通过对城市发展的整体研判,提出本项目的功能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广佛都市圈中央智力区。该功能定位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l广佛联动参与国际竞合的区域性中心;  l辐射珠三角的开放性生产力服务中心

4、;  l富有岭南特色的生态型滨水宜居新城。    图1功能定位分析    图2白鹅潭周边功能组团  2.2规划目标分解  生态中央智城具体为以下四项子目标:1.智慧创新之城——财智要素汇集,自主发展创新的动力之源;2.产业集聚之城——现代服务集群,功能多元复合的活力之都;3.文化交流之城——岭南文化提萃,多元文化交融的开放之城;4.生态宜居之城——水绿交融共生,人文多元和谐的宜居之地。  3总体布局结构  规划在发展战略构想的基础上,立足于基地特征,采取地缘设计手法,引入“有机聚合”的规划理念,形成白鹅潭地区如下总体布局结构,归纳为以下四点。  (1)

5、一江贯连,四心拥江发展;规划确立珠江为白鹅潭地区的空间发展带,沿江地区发展创新型现代服务业形成四个功能核心,强化核心集聚效应,引动两岸协同发展。    图3总体布局结构示意图一  (2)多脉通达,广佛联动协同;规划通过轨道交通和主干交通线建构多条广佛区域间的交通联系走廊,强化白鹅潭地区广佛之间的中心地位和交通联系纽带作用。    图4总体布局结构示意图二  (3)有机渗透,生态网络建构;通过生态环境的营造,展现白鹅潭地区水秀花香的地域景观特征,提升地区形象与环境品质,吸引高素质人才导入。    图5总体布局结构示意图三  (4)片区聚合,公交引动集聚:

6、在生态网络的基础上,以高密度组团的集中模式实现用地集约性与环境生态性之间的平衡,在此基础上形成六大功能片区,分别为中央商务与公共活动片、总部经济与创意研发片、生物医药与信息媒体片、滨水宜居与文化休闲片、物流商贸与科技研发片、生态休闲与教育培训片。    图6总体布局结构示意图四  4城市设计策略  本次城市设计策略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点:  (1)水韵花都——曲水连城,蓝绿交织,凸显地域景观特征  以水为脉,建构生态网络,发挥生态绿地的景观和游憩功能,强化珠江、花地河、大冲口冲等景观河道的绿化设计,并与沿线建筑群落交融共生。    图7城市设计策略一  (

7、2)盈彩江岸——塑造多样水岸风貌,创造生动滨水场所  临江建筑在竖向形态设计上采用梯度处理,形成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建筑景观界面。    图8城市设计策略二  (3)四心拥江——强化滨江城市意向,塑造标志性核心空间  强化总体用地布局确定的四个核心功能区的城市设计,充分发挥江、岸、面、嘴、岛、湾、港等滨水岸线特征,通过地标、界面等城市设计要素的处理,形成东西两岸辉映,多元特色鲜明的四个景观核心区域,即CBD——左岸智岛,CAD——活力蓝湾,CMD——未来之港,CLD——文化水岸。    图9城市设计策略三  (4)八景洞天——提萃滨江景观特色,打造珠江

8、新八景  依托珠江景观,由北至南形成八处标志景观,分别为“坦尾文化岛”、“车站遗址园”、“三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