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居民小区深度覆盖技术建议.docx

山东居民小区深度覆盖技术建议.docx

ID:61416540

大小:6.89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1-01-27

山东居民小区深度覆盖技术建议.docx_第1页
山东居民小区深度覆盖技术建议.docx_第2页
山东居民小区深度覆盖技术建议.docx_第3页
山东居民小区深度覆盖技术建议.docx_第4页
山东居民小区深度覆盖技术建议.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居民小区深度覆盖技术建议.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住宅小区覆盖技术建议2011年2月目录1、住宅小区分类及现状11.1住宅小区现状11.2住宅小区覆盖必要性12、不同类型的住宅小区覆盖解决方案22.1大型住宅小区类22.1.1小区划分62.1.2切换分析62.1.3外泄控制62.1.4协同覆盖天线设计62.2花园别墅类92.3城中村改造类112.4老式住宅类122.5住宅小区覆盖天线与设备选用132.5.1天线选用132.5.2有源设备选型163、密集城区覆盖解决方案184、传统住宅小区覆盖解决思路的局限性195、住宅小区典型案例—汐岸国际小区215.

2、1站点概括225.2覆盖思路与方式224.3设备选用235.4组网方式235.5设备安装图235.6设备选用与投资分析:235.7覆盖效果分析251、住宅小区分类及现状1.1住宅小区现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高层住宅楼和高档的居民小区不断增多,常规室外宏基站和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建设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需求,导致业务区内可能形成许多新的信号弱、盲区。居民住宅小区作为一个城市人口特定时段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其2G和3G系统的深度覆盖已经成为当前网络建设工作的重点;由于小区这里环境的特

3、殊性,也成为网络覆盖建设工作中的难点。各类型住宅区的景观不一致,建筑形态各异,电磁环境复杂,因此其小区2G3G4G信号覆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Ø电梯和地下停车场为盲区、低层为弱信号区或盲区;Ø高层窗边2G系统乒乓切换、3G系统导频污染;Ø小区内商场、会所信号较弱,外围基站覆盖到小区效果差;Ø居民对信号辐射敏感,小区内建设宏站协调困难;Ø室内信号质量差,3G业务数据速率低;以上居民住宅小区的2G和3G信号覆盖问题,将直接影响到2G和3G网络质量和服务质量。解决住宅小区网络覆盖问题,可以降低用户投诉率,提

4、高顾客满意度,也可提升用户的3G业务体验,更好发展住宅小区存在的大量3G用户,因此本文通过新技术、新方案应用来解决住宅小区覆盖问题。1.2住宅小区覆盖必要性从各大中型城市来看,住宅小区无线覆盖已经成为各大运营商争先考虑热点地区,语音话务量高,数据业务需求大,成为各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针对联通GSM和WCDMA的无线信号覆盖,均应考虑对住宅的深度覆盖。GSM语音业务仍是网络生存的基础,是各用户对语音业务的基本需求。特别是用于DCS1800来说,电磁波传输损耗很大,需要加强深度覆盖。而随着3G业务的不断扩

5、张,住宅小区的3G业务需求也随之增加,WCDMA信号的室内覆盖同样势在必行。如何有效地做好住宅小区覆盖,提升广大民众对中国联通2G和3G品牌认可,将对今后的网络用户数、网络营收的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不同类型的住宅小区覆盖解决方案住宅小区按照楼层高度、居住人群特点等可以分为四大类:大型住宅小区、花园别墅类、城中村改造类与老式住宅。2.1大型住宅小区类(1)大型住宅小区具有如下特点:Ø楼宇分布不规则、绿化带大Ø楼层高度分布不均、从低层的花园别墅到30多层的高层;Ø话务量大且中高端用户多Ø数据业务需求

6、较大(2)大型住宅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Ø楼层较高,高层存在导频污染Ø楼宇间多遮挡,信号衰落严重Ø低层信号较差Ø户型较多,深度覆盖不足Ø电梯、停车场多为盲区(3)网络覆盖建设的难点:Ø天线可安装位置少Ø物业协调困难Ø对天线美化需求较高针对于大型住宅小区存在的深度覆盖不足,优化扩容困难,站址建站难等网络建设和优化问题,“室内外协同综合覆盖”的住宅小区覆盖新思路应运而生,新思路从“区域室内外协同规划”和“高低层立体分区规划”两个方向出发。Ø“区域室内外协同规划”思路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1)重点考虑室内覆盖的

7、容量,室外容量为辅,两者协同考虑;2)协同覆盖,室内信号外泄和室外小区覆盖为同一小区信号;3)考虑切换区域的重叠范围,对切换小区进行严格信号控制;4)室外小区可引入室内作信源,也可室内小区引出室外覆盖;5)传输光纤数量、路由等根据方案需求进行协同规划和配置。Ø“高低层立体分区规划”思路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1)高低分层立体分区,容量协同;2)难以控制高层区域,异频覆盖;图:住宅小区室内外协同综合覆盖从而达到“室内外扰码协同”,“室内外频率协同”,“室内外容量协同”,“室内外覆盖协同”,“室内外切换协同”,

8、“室内外信源协同”和“室内外传输协同”等目的。逐步实现“集中区域中心机房,分布式组网”,信源载波整合,方便扩容和维护,并采用数字光纤/微波拉远等设备,实现信号分布式组网;即RRU+数字光纤直放站,或微波拉远系统补充的分布式组网方式。图:集中机房分布式拉远覆盖采用集中机房,数字直放站分布式拉远覆盖,结合室内外协同整体覆盖,其方案优势在于:1)提高GSM资源效率Ø共享基站载频容量,提高信道利用率Ø4载波(28信道)的小区载频利用率约72%Ø小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