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复习资料(全).doc

生化复习资料(全).doc

ID:61429881

大小:96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1-29

生化复习资料(全).doc_第1页
生化复习资料(全).doc_第2页
生化复习资料(全).doc_第3页
生化复习资料(全).doc_第4页
生化复习资料(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化复习资料(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C,H,O,N,少量的S,含N占整个分子量的15%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氨基酸按侧链结构和理化性质分为: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极性中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3、蛋白质的结构(P13)①一级结构:蛋白质中从N端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其主要的化学键是肽键。②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有规则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主要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③三级结构:指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

2、空间位置,就是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结构域:分子较大的蛋白质常常可折叠成多个结构较为紧密且稳定的区域,并各行其功能,称结构域;④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亚基:每一条多肽链都有其完整的三级结构称为亚基,亚基与亚基间以共价键连接,各亚基间的结合力主要是氢键和离子键。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①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即成为兼性离子,静电荷为0,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②胶体性质,蛋白质颗粒表面大多为亲水基团,可吸附水分子,使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水化膜

3、,从而阻断蛋白质颗粒的相互聚集,防止溶液中蛋白质沉淀析出。蛋白质胶粒可带有电荷,也可起胶粒稳定作用。③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④蛋白质沉淀:蛋白质变性后,疏水侧链暴露在外,肽链融汇相互缠绕继而聚集,因而从溶液中析出。5、氨基酸的等电点在某一PH溶液中,氨基酸解离成阳离子和阴离子的趋势及程度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呈电中性,此时溶液的PH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核酸的一级结构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构成RNA的核苷酸或DNA的脱氧核苷酸自5’-

4、端至3’-端的排列顺序。一级结构也是它的碱基序列。2、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内容。特征:①DNA由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组成。②核糖与磷酸位于外侧。③DNA双链之间形成了互补碱基对。④碱基对的疏水作用力和氢键共同维持着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3、比较DNA的双螺旋结构和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DNA双螺旋(P42):左手螺旋;蛋白质的α螺旋(P14):右手螺旋4、RNA的种类及其生物学作用(P46表)5、tRNA二级结构的基本特点三叶草形:四臂三环,即氨基酸臂、二氢尿嘧啶臂、反密码子臂、TψC臂;二氢尿嘧啶环、反密码子环和TψC环。6、mRNA的结构特点①mRNA的含量

5、少、种类多、寿命短、大小差异很大。②真核细胞中,先合成hnRNA,它是mRNA未成熟前体。③mRNA的5′端被加上一个m7GpppG帽子,在mRNA3′端有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④5′端的帽子结构可阻碍核酸酶的水解、作为起始因子的识别标志、由细胞核向胞液的转移。⑤3′端结构可能与增加转录活性、使mRNA趋于相对稳定、由细胞核向胞液的转移的有关。7、核酸的变性与复性变性:又叫熔解,指DNA分子由稳定的双螺旋结构松解为无规则线性结构的现象。确切地就是维持双螺旋稳定性的氢键和疏水键的断裂。没有改变核苷酸的序列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二条互补链全部或部分恢复到天

6、然双螺旋结构的现象,称为复性8、简述DNA的解链温度解链温度(Tm):热变性时,使50%的DNA分子双链解开所需温度影响Tm的因素:DNA的复杂性DNA的(G-C)含量: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经验公式:(G-C)%=(Tm-69.3)×2.44%第三章酶1、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个性相同点:(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2)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进行的反应;(3)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4)降低活化能,使速率加快医学教育

7、网搜集整理。不同点:(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应速率很快;(2)专一性,任何一种

8、酶只作用于一种或几种相关的化合物,这就是酶对底物的专一性;(3)多样性,指生物体内具有种类繁多的酶;(4)易变性,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5)反应条件的温和性,酶促反应在常温、常压、生理pH条件下进行;(6)酶的催化活性受到调节、控制;(7)有些酶的催化活性与辅因子有关2、什么是酶原和酶原的激活酶原: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或初分泌时,没有催化活性,这种无活性状态的酶的前身物称为酶原酶原激活:酶原在一定的条件下向有活性的酶的转化过程3、酶按照其分子组成可分为哪两大类,分述各类的组成单纯酶:仅含有蛋白质的酶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