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考作文谈初中生写作不良习惯的矫正.doc

由中考作文谈初中生写作不良习惯的矫正.doc

ID:61432652

大小:1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1-30

由中考作文谈初中生写作不良习惯的矫正.doc_第1页
由中考作文谈初中生写作不良习惯的矫正.doc_第2页
由中考作文谈初中生写作不良习惯的矫正.doc_第3页
由中考作文谈初中生写作不良习惯的矫正.doc_第4页
由中考作文谈初中生写作不良习惯的矫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由中考作文谈初中生写作不良习惯的矫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由中考作文谈初中生写作不良习惯的矫正    一、现象扫描  据笔者抽样分析得知,近三年,我市中考作文在"不设置审题障碍"的前提下,学生跑题或偏题作文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并呈现上升的趋势,分别达33.6%、37.75%、39.239%。为了探究问题形成的原因,2006年9月上旬,我们进行了"中考考场写作经验再现"问卷调查。我们在四星、三星、二星级高中及省重点职中等四所学校中随机选取800名高一新生作为调查对象,最后回收问卷783份,回收率达97.9%。调查分别从读题、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起草、成文

2、、修改等方面设置了十五个问题,要求同学们将考场写作的情景或体验真实地予以再现。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初中生写作中存在着一系列较为严重的不良习惯,具体表现为:  1.读题审题——浮光掠影  调查显示,有89.6%的同学在写作前只是将题目粗略地浏览一遍,没有读题审题的意识,更不用说掌握读题的方法和审题的关键了。如果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情形更是糟糕,往往仅凭借以往的经验即"下笔千言"。殊不知,作为中考的文题,一般来说总是有它独特的个性化要求的。譬如2006年我市中考设计了一道同学们都十分熟悉的以"和谐"为主题

3、的材料题,于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假思索地大写"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动物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而忽略了材料所表现的"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写作重点及"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写作要求,导致了跑题、偏题文的高频出现。  2.选材立意——生搬硬套  有90.1%的同学文章中所用的材料,都是从考前读过的优秀作文或自己曾写过的与考题相类似的作文中套用来的,而缺乏从生活中找"米"的意识,更不用说选材立意的求新、求高了。无论什么样的题目,无论什么样的写作要求,他们总能"以不变应万变",按既有的套路来写作:写老师

4、总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或到医院,或到家中为生病的同学补课;写父母总是顶风冒雨,为自己的孩子送雨具;写同学总是由于某件小事而闹矛盾,最后在老师或同学的调解中重归于好……在去年的中考中,就有相当多的同学自拟了《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力量大》等题目,选取的都是同学间的矛盾及其化解的题材。这样的文章不用说"新意"了,就是与题意的切合也牵强得很。  3.提纲起草——绝无仅有  有95.1%的同学在考场写作中没有编列提纲或写草稿。不用说中考写作是如此,就是作文课上的写作也是这样,甚至有相当部分的同学写作文从来

5、就没有列过提纲,写过草稿。即使在我省第五届"中学生与社会"现场作文预选赛中,两个小时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时间是很宽裕的,再说是竞赛,按理说应该认真地列提纲,拟草稿,力求精益求精。可是,据现场观察统计,能这样做的同学也不足10%。可以想见,这种"跟着感觉走"出来的文章是很难保证不跑题、偏题的。  4.斟酌修改——敷衍了事  有93.4%的同学(在考试时间许可的情况下)文章写好后只是对添字、漏字作了些改动,没有从文章的选材、立意、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推敲修改。更有甚者,其中有20.11%的同学文章

6、写好后连读一遍都没能做到。连写作的"最后一道防线"都自动放弃了,自然也就很难保证所写的文章不跑题、偏题了。  二、原因探析  1.目标意识薄弱,教学行为无序  据了解,目前有相当部分的老师对初中学生应达成的写作目标不甚了了,因而在教学中随意性很大。不用说没有切合实际的训练序列,就是学期的写作教学计划,也只是流于形式、应付领导检查的几条"筋",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于是,写作训练往往成了应景、应时、应事的"花瓶"。新学期开学,就写《新学期的我》;春学期写《校园春色》、秋学期写《秋天的校园》;学校举行集会

7、或开展某项活动,就写《记一次______会议(活动)》。当然,并不是说这样的习作不能写,而关键是这样的写作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写作心理和需要,违背了写作作为一门课程所具有的潜在规律,造成了学生对写作课"可有可无"的误解,使他们对写作缺乏应有的重视,进而对写作失去兴趣,且把它当作是额外的负担。  2.重视技术指导,轻视态度培养  从近年来笔者所调研的数十节写作课教学情况来看,老师们在教学中明显地存在着重视写作技术和技巧指导,轻视正确的写作态度和健康的写作心理培养的现象。无论是七年级、八年级,还是九年级,老

8、师们在写作课上都热衷于向学生传授"如何开好头""如何结好尾""怎样写人物的外貌""怎样刻画人物的性格""使文章语言亮起来的几种有效方法""使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技巧"等所谓的写作的"秘诀前提条件: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端正的文风。目前学生作文缺乏新意,很难打动人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写作技术不成熟,而在于不能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不能从生活中找"米",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能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而是"假话、空话、套话"连篇。显然,这与老师们教学行为的失当是不无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