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别海参的好坏.doc

怎样区别海参的好坏.doc

ID:61455468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01

怎样区别海参的好坏.doc_第1页
怎样区别海参的好坏.doc_第2页
怎样区别海参的好坏.doc_第3页
怎样区别海参的好坏.doc_第4页
怎样区别海参的好坏.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怎样区别海参的好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怎样识别海参的品种与质量2009-07-2623:24海参质量分佳品与次品。佳品体粗长,肉质厚,体内无沙;次品则相反。市场上出售的海参一般有以下6种: (1)刺参(灰刺参、灰参)是质量较高的一种,以辽宁、河北、山东沿海产量较多。春、夏、秋三季均生产。一般体长20厘米,呈圆筒状。背面略隆起,有4~6行排列不规则的大小圆锥形肉刺。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3条不规则的纵带。口周围具触手20个。背面为黄褐色或栗子黑色,腹面为黄褐色或赤褐色;有的体表为绿色、紫褐色或灰白色。干品体呈圆棍状,两端钝圆,腹面较平坦,背部开膛,

2、上有4~6行纵刺,浅黑或浅灰色。每500克含35只以内为一等,含36~55只为二等,含56~76只为三等。参体肥壮、饱满、顺挺,肌肉厚实,肉刺挺拔鼓壮,体表无残迹下陷缺刻,刀口处向紧厚外翻者为上品。参体枯瘦肉薄、坑陷大、歪曲不挺直,肉刺倒伏、尖而不直,圆椎偏小,体表有溃烂残迹者为次品。一般每500克干参水发后可出水参3500~4000克。  (2)花刺参(方参、黄肉、白刺参、猪虫参):在我国主要产于西沙群岛、海南岛和雷州半岛沿岸浅海,产季多在春秋季节。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稍呈四方柱形。背面散生多数圆锥形肉刺

3、。腹面管足排列成3纵带,其中中带较宽。口周围有触手20个。体色多数为深黄色,带深浅不同的橄榄色斑点、黄灰色带浅褐色的网纹或浓绿色的斑纹等。肉刺末端有的带红色。干品体近圆筒形,略扁。两侧较平坦,皮粗者厚硬,粗皮层具有小颗粒。色青黄有的浮现白圈。一般按单只重量分等级。一级单只重量125克以上,二级50克以上,三级30克以上。体形完整、参条顺直、肉质厚度均匀较肥实、内膛无残破、不扁压者为上品。参体较完整、身条粗细均匀但不顺直、肉体批塌有坑口、刀口和内膛残烂者为次品。花刺参为大型经济海参,每500克干参经水发可出水参20

4、00克。  (3)绿刺参(方刺参、方参)以西沙群岛、海南岛南部及广西北海、洞洲岛等海域产量较多,春季和秋末冬初为生产期。一般体长30厘米,呈四方柱形。沿着身体的棱角各有两行交互排列的圆锥形肉刺。腹面管足很多,排列成3个纵带,中央一带较宽。口大,稍偏于腹面,周围有触手20个。体浓绿色或黑绿色,肉刺顶端为橙黄或橙红色,触手基部灰白色,末端带灰黑色,管足为灰黑色。  干品体为方柱形,较细长,色灰黄,体表有4行向刺,腹面有细小细盘。一般分大、中、小三种规格,分别为每500克含30只、40只和70只以内。参体粗细均匀、肥壮

5、、顺直、破皮少、无缺损。腹间无鼓肚砂包者为上品。参体批塌、体条弯扭、粗细不均匀、有缺坑残迹、腹间鼓肚、砂包多者为次品。绿刺参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参类之一,是仅次于刺参的优质海参。其肉质肥硕,干品出成率高,每500克干参经水发可出水参3250~3500克。 (4)石参(白石参、黄瓜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海南岛海域,产期多为春季和秋末冬初。一般体长25~30厘米,略呈椭圆形。口偏于腹面,有触手20个。肛门偏于背面,周围有5个石灰质小齿。背面隆起光滑,有稀疏的管足。腹面平坦,管足排列成3纵带,中间一带较稀,排得较

6、宽。体色变化较大,一般背面为黄褐色或紫褐色,并有许多灰白色不规则的横斑,肛门周围灰白色,腹面颜色较浅。  干品体长扁圆形。背部开膛。背部浅黑色,两侧下沿及腹部均为白色间带黄色。无肉刺,背部有疣状突起,腹部有粉状石灰质层。一般按单只重量分为三种规格。大的每500克15只,中的25只,小的50只以上。以体条完整、肉质较厚、腹部石灰层薄、不破肚、无烂孔的为上品。每500克干参水发后可出水参2000克。  (5)黑参(黑狗参、克参、乌狗参):我国西沙群岛和海南岛南部出产很多。产季为春季和秋冬季。一般体长20~30厘米,圆

7、筒状,两端较细。口偏于腹面,周围有触手20个。背面疣小,呈管足状,散生不规则。腹面管足小而密集,排列不规则。体黑褐色或深褐色,管足末端为白色。干品圆筒状略扁,两端渐细。外皮较厚硬,皮面光滑,黑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的大疣起,腹部有砂粒状的小管足。一般分为两个等级,每500克含35只以内的为一等,含70只以内的为二等。参体粗壮、肉质稍厚实、前后身段粗细不太悬殊的为上品。体条细扁、肉质瘦薄、粗细段相差悬殊、扭曲或折断的为次品。黑参品质较差,但由于产量多、售价低,仍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每500克干参水发后可出水参2000

8、克。  (6)白底靴参(赤瓜参、白底靴、靴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沙群岛及海南岛南部、广西北海沿海。产季多为春季和秋冬季。一般体长35厘米,体后部常较粗壮。口大,偏于腹面,触手25~27个。背面隆起,散生许多小疣,围绕各疣的基部有一白色环,体后部更为明显。腹面平坦,管足密集。体色变化较大,一般背面褐色,腹面颜色较浅。干品体短粗宽大,近圆筒形。背黑褐色,布细小颗粒;腹面白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