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五):.docx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五):.docx

ID:61455617

大小:91.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01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五):.docx_第1页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五):.docx_第2页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五):.docx_第3页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五):.docx_第4页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五):.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五):.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五):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仅适合于2014年公需课)共3大题,总分100分,60分及格(请于30分钟内完成)窗体顶端一、单选题(共7小题,每题5分)1、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 )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其本身的资源,寻求一个友好的使用过程,并注重其中的使用效率,不仅为当代人着想同时也为后代人着想。 A、爱德华-B·巴比尔 B、沃尔特 C、皮尔斯 D、斯帕思 2、我国需要跨越的“中等收入陷阱”战略难题不包含( )。 A、结构落后 B、外需上升 C、内需不足 D、环境恶化 3、为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和外围区联动发展,

2、下列对口帮扶正确的是( )。 A、广佛肇都市圈对清远、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河源、汕尾,珠中江都市圈对阳江。 B、广佛肇都市圈对阳江、河源,深莞惠都市圈对河源、韶关,珠中江都市圈对汕尾 C、广佛肇都市圈对韶关、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阳江、汕尾,珠中江都市圈对清远 D、广佛肇都市圈对汕尾、云浮,深莞惠都市圈对清远、阳江,珠中江都市圈对河源 4、下列不属于扩大对外开放合作新机制的是( )。 A、联合港澳共建粤港澳自由贸易区 B、制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机制 C、强化粤东西北地区跨省协作机制 D、促进珠三角核心区和外围区联动发展 5、构建科学合理的低碳规划

3、建设统计考核指标体系,需要从( )四大方面考量。 A、城镇建设、资源管理、空间规划、交通建设 B、城镇建设、人口管理、空间规划、交通建设 C、生态建设、资源管理、空间规划、交通建设 D、生态建设、人口管理、空间规划、交通建设 6、以下不属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的关于“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划要点的是( )。 A、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 B、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 C、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D、推动工业城市建设 7、下列不属于健全外来人口市民化机制的是( )。 A、分地区制定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B、完善市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4、 C、改善城镇异地务工人员居住条件 D、完善城镇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二、多选题(共6小题,每题5分)1、广东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的发展策略有( )。 A、持续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东西北协调发展 B、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C、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D、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2、为推动率先实现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设立粤港澳合作的“政策特区”是( )。 A、龙岗 B、前海 C、横琴 D、南沙 3、跨域“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是( )。 A、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转变增长方式 B、提高国民收入水平,推动社会

5、转型 C、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D、加快扩大对外开放,改变贸易方式 4、创造优良资源环境,需要( )。 A、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 B、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体系 C、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D、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5、广东省城镇建设飞速发展,但同时亦需解决许多问题,这包括( )。 A、城镇化过于依赖外源型工业化动力,后续发展动力和模式过于单一 B、城镇建设缺乏人文关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C、资源环境超载严重 D、传统城镇形态逐渐被现代城镇形态侵蚀 6、“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的主要任务有( )

6、。 A、产业支撑强劲 B、空间布局合理 C、基础设施发达 D、社会治理高效三、判断题(共7小题,每题5分)1、“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的意义在于让生活更美好。 对     错 2、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式颁布。 对     错 3、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对     错 4、城镇化建设的好景象体现在满街区都是现代风格的玻璃幕墙大厦及西式表皮的小区住宅。 对     错 5、广东省城镇建设高速推进,但过于盲目追求速

7、度、规模和现代化。 对     错 6、“一证三书”审批中落实低碳审查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完善的低碳规划指标管理体系,将低碳理念强制性融入现有法定规划体系,实施长效、动态的低碳规划监管制度。 对     错 7、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城镇资源环境造成破坏,生态环境超载突出。 对     错窗体底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