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试题】全国大联考200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doc

【化学试题】全国大联考200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doc

ID:61459418

大小:30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2-01

【化学试题】全国大联考200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doc_第1页
【化学试题】全国大联考200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doc_第2页
【化学试题】全国大联考200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doc_第3页
【化学试题】全国大联考200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doc_第4页
【化学试题】全国大联考200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试题】全国大联考200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全国大联考200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编审:江西金太阳教育研究所化学研究室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请将第Ⅰ卷答案填在第Ⅱ卷前的答题卡上,第Ⅱ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答题。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第五章到第七章、第二册第一章。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Al27Cl35.5Fe56第Ⅰ卷(

2、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人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nm~36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所得的分散系中的分散质为Fe2O3,C.给分散系通电时阳极周围黑色加深D.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2.下列晶体中硬

3、度最小的是A.二氧化硅B.碳酸钙C.金属钠D.冰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u、Fe等表示金属晶体的化学式,不可能是分子式B.晶体中不一定含有阴离子,但一定含有阳离子C.表示分子晶体的化学式如C02、P等都是分子式D.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4.下列物质的制备符合工业生产实际的是A.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漂白粉B.用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烧碱、氢气和氯气2006届高三一联·化学卷第l页(共6页)·[3+X]C.将氢气和氯气混合后点燃,用水吸收产物制备盐酸D.直接用水吸收三氧化硫制备硫酸

4、5.已知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镍氢可充电电池上有两极(如右图所示),一极旁标有“+”,另一极旁标有“-”。下列关于标有“-”的一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能自发进行B.H20比H2S的热稳定性好是因为前者可以形成氢键C.离子方程式H++OH一=H2O表示所有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D.在空气中易变质的物质都是因为和氧气发生了

5、氧化还原反应7.某溶液既能溶解SiO2,又能完全溶解乙酸乙酯,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HCO3-、Cl—B.Ag+、NH4+、SO42-、Br—C.Mg2+、H+、N03-、SO42-D.K+、Na+、AIO2-、CO32一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B.除去AP+溶液中的少量M矿+:加入足量氨水反应后过滤C.除去FeCI,酸性溶液中的少量Fe2+:加人适量双氧水反应后放置D.除去NaHC03固体中的少量Na2C03:

6、置于坩埚中加热9.1g氢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热量120.9kJ,则A.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0(g);ΔH=+483.6kJ·mol一1B.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叫C.1molH20(1)的能量大于1molH20(g)的能量D.2molH2和1mol02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H20(g)的能量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Si0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0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B.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发生的反应类型相同C.用电解法精

7、炼粗铜时,粗铜作阴极D.胶体粒子直径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也不能透过滤纸11.某固体化合物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中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可能是共价化合物B.A与金刚石的晶体类型相同C.A中不可能有共价键D.A溶于水中时一定破坏了A中的离子键12.已知Fe3+的氧化性与Ag+不相上下。在含有Cu(NO3)2、Fe(NO3)3和AgN03的溶液中加人少量铁粉,首先被置换的是2006届高三一联·化学卷第2页(共6页)·[3+X]A.CuB.AgC.FeD.Fe和Ag13.用石墨作

8、电极电解CuCI2溶液,为了测定通电2min后,溶液中被消耗的CuCI2的物质的量,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假设所有的实验操作都是规范正确的),其中最为合理的是A.测定通电2min前后的阴极质量差B.测定通电2min前后的阳极质量差C.测定通电2min前后的溶液质量差D.先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通电2min内生成的C12气体后,再测定吸收前后的NaOH溶液的质量差14.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为电解液。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能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