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芣苢插秧歌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芣苢插秧歌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

ID:61460984

大小:166.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2-01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芣苢插秧歌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1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芣苢插秧歌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2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芣苢插秧歌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3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芣苢插秧歌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4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芣苢插秧歌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芣苢插秧歌提升练习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课 芣苢 插秧歌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芣苢(fúyǐ) 蓑衣(suō) 抛秧(pāo)B.掇之(duō)肩胛(jiǎ)兜鍪(máo)C.捋之(luō)半霎(shà)折腰(zhé)D.袺之(jié)襭之(xié)莳田(shì)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芣苢:车前草 采采:采集兜鍪:古代战士戴的头盔B.薄言:都是助词,无义有之:取得,获得唤渠:代词,他C.袺之:提起衣襟兜东西朝餐:早饭;吃早饭半霎:极短的时间D.襭之:把衣襟扎在腰带上兜东西莳:栽种匝:遍;满3.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薄言掇之 

2、缀满枝头 啜汤 笔耕不辍B.哀鸿遍野 衰草离披 蓑笠 忠心耿耿C.刹那芳华 杀羽而归 霎时 钩戟长铩D.绕树三匝 搬石砸脚 雏鸭 焦眉皱眼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采采芣苢,薄言袺之A.儿已薄禄相B.不宜妄自菲薄C.日薄西山D.薄言有之-18-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创造了语言浅

3、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C.七言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律,属于近体诗范畴,起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时进一步发展定型。D.七律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四联都要求对仗。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薄言有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言和而色夷成一家之言C.秧根未牢莳未匝绕树三匝D.小人比而不周朋比为奸7.下列各项中所含词类活用现象和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

4、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古称“诗三百”。B.“风”“雅”“颂”是《诗经》的三部分,其中“雅”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后人把它们合称为“诗经六义”。C.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风骚”是指我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后代也用“风骚”泛指文学。-18-D.《诗经》又简称《诗》,《尚书》又简称《书》,“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思维发展与提升(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5、。硕 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黍”“麦”“苗”分别指黄米、麦子和未成熟的庄稼苗,从中可见奴隶主无所不贪的特点。B.“三岁贯女,莫我肯德”表明奴隶们对“硕鼠”的为富不仁已忍无可忍。-18-C.“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以奴隶们向“硕鼠”的祈求,表现出“硕鼠”贪婪凶残的本性。D.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奴

6、隶时代的阶级对立,表现了劳动者们的反抗精神。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形式?请结合诗句,分析它们各自的表达效果。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夜寒独觉杨万里儿啼惊觉梦中身,恰则华胥政【注】问津。脚到五更偏作冷,老来万事不如人。若无窗月谁相伴,听尽鸡声不肯晨。尚有布衾寒似铁,无衾似铁始言贫。【注】 华胥政:黄帝梦入华胥仙国。该国百姓听任自然,甚为自得。后遂用“华胥梦、梦华胥、华胥路、华胥境、华胥国、华胥政”等指梦境、仙境。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小儿啼哭惊扰了自己的美梦,对小儿

7、啼哭表现出了烦躁的心情。B.“恰则华胥政问津”运用典故,反衬出诗人现实处境艰辛、生活不如意的境况。C.“老来万事不如人”是诗人“脚到五更偏作冷”的直接感叹,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凄凉。-18-D.“若无窗月谁相伴”以窗外明月烘托出孤寂的氛围,以“谁相伴”抒发内心的孤独。4.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君子于役①《诗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②,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③?鸡栖于桀④,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⑤。君子于役,苟无饥渴?【注

8、】 ①役:徭役或兵役。②埘(shí):在墙上凿洞修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