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楼盖设计.doc

单向板楼盖设计.doc

ID:61486289

大小:38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2-05

单向板楼盖设计.doc_第1页
单向板楼盖设计.doc_第2页
单向板楼盖设计.doc_第3页
单向板楼盖设计.doc_第4页
单向板楼盖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向板楼盖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建筑结构》课程项目与实训环节项目三: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任务书指导书指导老师:班级:学号:姓名:力学与结构教研室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1、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任务书1.1某市轻工业厂房楼盖设计图一2.1设计条件  某市轻工业厂房承重体系为钢筋混凝土内框架,四周为370mm砖墙承重,厂房平面尺寸见上图,二楼可变荷载为5.0kN/mm2,设计只考虑竖向荷载,要求学生完成二层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的设计。二层平面尺寸见图一。    1.永久荷载:楼面面层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重度20kN/m3;板底、梁侧及梁底抹

2、灰层15mm厚混合砂浆,重度17kN/m3;钢筋混凝土重度25kN/m3。  2.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主梁、次梁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余钢筋采用HRB235级钢筋。  3.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  4.柱断面尺寸400×400mm。5.二楼楼面可变荷载5.0kN/mm2。(活荷载q>4kN/m时,分项系数取1.3)2.1设计内容  1.学生承担的具体设计题号。题目一结构布置图(学号1-30用图):图二题目二结构布置图(学号31-最后一号):图三2.

3、设计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  (1)现浇板、次梁的承载力计算。  (2)主梁的承载力计算(内力计算按弹性理论考虑)。  3.图纸内容包括:  (1)板的配筋图画在结构布置图上(板采用分离式配筋,可以以对称轴为界画一半)。  (2)次梁的配筋图,主梁的配筋图。  (3)必要的结构设计说明。2、钢筋混凝土楼盖设指导书2.1初步选择梁、板的截面尺寸  1.板的尺寸除满足承载力、刚度、裂缝宽度要求外,尚应满足施工要求。板厚取h≥l0/40;按施工要求,一般楼板厚度不少于60mm,工业建筑楼板厚度不少于70mm,本设计楼

4、板厚度选80mm。  2.次梁截面尺寸:次梁高度取,宽度取。3.主梁截面尺寸:主梁高度取,宽度取。2.2板的设计  本设计采用单向板整浇楼盖,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对多跨连续板沿板的长边方向取1米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  1.计算简图(见图四)  计算跨度边跨:取,      中间跨:其中:——计算跨度,——净跨。    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若不超过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本设计为五跨连续板按实际五跨计算内力。图四  2板的荷载计算(见表二)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KN/mm)荷载分项系数荷

5、载设计值(KN/mm2)永久荷载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80mm厚现浇板自重15mm厚板底抹灰   小计(g)   可变荷载(q)   总荷载(g+q)     3.板的内力计算  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α值按图五采用,各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按式计算。图五  板一般均能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求,所以只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计算B支座负弯矩时,计算跨度取相邻两跨的较大值。板的弯矩计算见表三。板的弯矩计算表    表三截面边跨中M1B支座MB中间跨中M2、M3中间支座Mc弯矩值(KN·m)

6、      4.板的配筋计算(见表四)  b=1000mm,h0=h-20=60mm。各截面配筋计算过程见下表,中间板带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M2、M3及Mc应降低20%,本例中,学生在计算时不考虑降低值。  5.绘制板的配筋施工图  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板的配筋图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在A4图纸上。板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表四截面边跨跨中(1)第一内支座(B)中间跨中(2)(3)中间支座(C)                        选配钢筋      验算配筋率      2.3次梁的设计  1.次梁

7、计算简图  计算跨度边跨:取,两式较小值,其中为支撑墙体长度。  中间跨:  次梁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本设计次梁仅为五跨,按五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边跨与中间跨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次梁的构造简图如图五所示,计算简图如图六所示。(图五里面尺寸均为假设,其中梁(纵肋)净距) 图五 图六  2.次梁荷载计算(见表五)荷载种类荷载标准值(KN/m)荷载分项系数荷载设计值(KN/m)永久荷载由板传来   次梁自重   梁侧抹灰   小计(g)   可变荷载(q)   总荷载(g+q)  

8、   3.次梁内力计算(见表六)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系数α值、剪力系数β值分别按图七(1)和图七(2)采用。                 图七次梁内力计算表      表六截面M1=-MBM2=M3Mc截面VAVB左VB右弯矩值(KN·m)   剪力值     4.次梁配筋计算  (1)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次梁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