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化学优质课大赛文档.doc

2014化学优质课大赛文档.doc

ID:61487825

大小:2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2-05

2014化学优质课大赛文档.doc_第1页
2014化学优质课大赛文档.doc_第2页
2014化学优质课大赛文档.doc_第3页
2014化学优质课大赛文档.doc_第4页
2014化学优质课大赛文档.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化学优质课大赛文档.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垫江县初中化学“学导式”卓越课堂优质课大赛述评垫江牡丹中学杨明俊历时四天的垫江县初中化学“学导式”卓越课堂优质课大赛,于9月25日在垫江十中落下了大幕。全县各中学共16位一线教师,经过片区赛及决赛,对化学“学导式”卓越课堂教学进行了较好的演绎与诠释。其间,全县部分学校初中化学教师近40余人于决赛时,全程学习和观摩了本次赛课,初步达到了借赛课活动助推我县化学“学导式”卓越课堂教学的目的。同时,也为即将举行的重庆市初中化学优质课大赛推出了选手。本次赛课,所有参赛教师的课堂总体上讲精彩!但不乏遗憾,也有所感悟!主要收获是:一、创造性的创设教学情景,化学课堂因此而精彩。所

2、有参赛选手在新课导入、知识过渡、问题衔接等方面都注意到了创造性的创设教学情景,紧密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给学生引导、启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了一种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因此而精彩。二、“学导式”教学之“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初步显现。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在这次的“学导式”化学教学卓越课堂教学大赛中,大多数参赛选手在教学过程中,都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点。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互学、群学、展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思想已初步显

3、现。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交流思想,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学导式”化学卓越课堂教学模式已初步显现。三、“先学后导”之学案导学令化学课堂耳目一新。教师的思想和知识是通过一定的表达形式才能呈现在教学的过程中,而教学目标只有在积极的智力活动中才能实现。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加之自身的业务素养、技能、以及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得以体现。本次赛课是在全县“学导式”卓越课堂教学相关评价标准下进行的。九中卢风、十中华飞、六中宋晓君、牡丹中学阳敏、八中杨小红、一职中刘川老师的课堂实际上真正的参赛选手是学生,真是太精彩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4、他们极大程度的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的落实了“先学后导”之学案导学,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好的演绎了“学导式”教学化学卓越课堂的诸多要求,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四、充分利用、挖掘教材,灵和构建教学活动线。“学导式”教学法与传统教法相比有很大改变,主要强调课堂教学在“先学后导”的基础上进行。为此,教师务必要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应在仔细分析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深刻理解教材,驾驭教材。绝不能简单地盲目服从,而应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发展设计教学活动主线。尤其是注重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学

5、、群学、展学、评学的基础上,构建活动主线而确定教学流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三维目标,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能力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高,价值观受到熏陶和培养。哪些内容可自主学习,哪些内容可讨论探究,哪些内容需实验探究,哪些内容要展学、评学,哪些内容要由教师环环相扣,合情合理地精导、精解。本次九中的卢风老师对此进行了最好的诠释。五、巧妙的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学导式”卓越课堂要求课堂教学要给予学生很大的空间和时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潜能,并真正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帮助、支持、交流、引导的作用。本

6、次赛课每位参赛教师在小组学习活动全过程中,同每个小组的同学融为一体,是那么亲切、自然、敏锐、细腻,并适时又适当地巧用了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这种场景让所有在场学习的老师都有开窍的震撼,这才是新课程的老师!这也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能力!令人遗憾是:一方面,本次赛课的主旨是“学导式”卓越课堂教学优质课大赛,但我们的个别选手却未能真正体现赛课的相关要求,未能注重相应的评价标准,还是我行我素、一以贯之的用老办法赛课;少数选手不注重“先学后导”这一“学导式”教学法之基本要求,而是较好的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来代替;大多数选手在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互学、群学、展学、评学”等方面,显的

7、办法不多!另一方面,在参赛选手的教学基本功上,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情景创设差强人意。单纯的孤立的图片、视频同教学内容结合不太协调,起不到相应的作用,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二是教材处理不尽人意。“教”教材,出发点是传授,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生身上,注重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同步发展,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作为一种课程标准的“范本”,已不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了,教师不光是解读教材,而是要用教材去作“诱饵”,想方设法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同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