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质实习大纲.doc

矿井地质实习大纲.doc

ID:61491007

大小:11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2-06

矿井地质实习大纲.doc_第1页
矿井地质实习大纲.doc_第2页
矿井地质实习大纲.doc_第3页
矿井地质实习大纲.doc_第4页
矿井地质实习大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井地质实习大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矿井地质实习大纲 一、实习的时间、地点及组织领导按教学计划,在学完《矿井地质》课程后,必须进行矿井地质实习,以便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根据协议,学员利用假期1-2周时间,回到所在矿,并在矿地测科的组织、领导和技术人员(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此项任务。二、实习内容及要求(一)每个学员必须要了解所在矿影响生产甚至安全的地质因素有哪些,从地质角度做了哪些地质工作。(二)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必须参与井巷的原始地质编录(最好是石门的地质编录),从而学习并初步掌握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三)在地质编录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各种地质现象的认识和分析研究。(四)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收

2、集地质资料,在了解各种地质说明书的编制过程和表述方式的基础上,编制一份掘进地质说明书或者回采地质说明书。(五)了解所在矿有关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六)了解所在矿环境地质工作展开情况。三、实习报告及成绩评定(一)、根据你在矿上了解的情况和参与的编录工作及收集到的资料编写一份简要的实习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习时间,地点,实习内容(其中必须要提供一份井巷编录的地质剖面图和一份参与编制的地质说明书),心德体会,改进意见及对矿领导和指导教师的感谢等。(二)实习成绩评定则根据矿领导及指导教师对实习学员的表现鉴定意见和实习报告内容进行综合评定是否取得学分。   中国矿大成教学院2011年6月30

3、日XXX煤业有限公司XXX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编制单位:编制:审核:科长:总工程师:接到通知书时间:年月日提交说明书时间:年月日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煤层名称二层煤水平名称一水平采区名称11采区工作面名称综采工作面地面标高(m)1352.4~1386.5工作面标高(m)1083.306~1239.8地面位置工作面地面位于XXX井田的南翼,工作面回风巷位于主斜井方向由井口起约1060m,运输巷与回风巷平行,距离主斜井井口约1300m;工作面切眼上口位于56勘探线以南18m,工作面切眼下口位于56勘探线以北18m。停采线位于17勘探线以南约100m。回风巷与切眼交汇处坐标:X:,Y:;回风

4、巷与停采线交汇处坐标:X:.75,Y:.58;上运巷与切眼交汇处坐标X:,Y:;上运巷与停采线交汇处坐标:X:,Y:;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工作面井下位于风井筒以南130m~2217m之间、回风水平位于+1142m水平,运输水平位于+1100m水平。工作面位于11202工作面的下部,与工作面平行布置,煤柱间距25m,。目前,工作面截至9月底还剩风巷825.6m(回采1380m),机巷剩余765.8m(回采1386m),受工作面的采动影响,回风巷片帮严重。回采对地面设施影响与工作面相对应的地面区域为戈壁沙滩,其上无任何设施。走向长(m)2087倾斜长(m)231面积(m²)煤层情况煤层

5、总厚(m)7.74~6.77.22煤层结构煤层倾角(度)10º~13º11º单一可采指数1变异系数(%)8稳定程度稳定二煤:硬度系数f=1~2,韧性指标9~10;全井田可采。在本工作面内及附近钻孔揭露的煤层厚度最大7.74m(1913号孔),最小6.7m(5425号孔),平均7.22m。从走向上看,煤层厚度起伏不定,工作面的南部煤层厚度大于北部。从已施工巷道揭露情况看,煤层中沿走向方向的节理较发育,节理方向北东60°,与工作面走向方向的夹角在30°之间。煤质情况Mt(%)AradVrQadkj/kgSt(%)P(%)工业牌号20.5083221.850.600.05不粘煤二煤颜色为黑

6、色、玻璃光泽、棱角状断口、线理状结构、层状构造、内生裂隙不发育、宏观煤岩类型为半暗~暗淡型煤,稳定。二煤煤种为不粘结煤,具有低灰、低~特低硫、低~特低磷、较高发热量、高化学活性的特点。煤层顶底板情况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性特征老顶细砂岩、粉砂岩互层13.41~11.8312.62灰白色,成份以石英为主,硅质胶结。直接顶粉砂岩3.28~1.082.18灰白色,厚层状,泥质胶结,较坚硬。(遇水易变软)伪顶炭质泥岩0.37~0.230.30灰黑色,薄层状,层理发育,易脱落。直接底泥岩1.84~0.881.36灰色,致密,泥质含量高。老底粉砂岩3.53~3.163.34灰白色,成份以

7、长石、石英为主,泥质胶结。裂隙组数不确定各组方向以走向裂隙为主,与工作面开采方向的夹角30°。发育情况较发育地质构造情况根据勘探资料和已施工的巷道资料:本区地质构造简单,为一单斜构造,走向210º~260º,倾向120º~170º,倾角10º-13º,平均11º。从回风巷及上运巷、切眼施工过程看,受火烧坡背斜构造的影响,在工作面的南部区域范围内小褶曲较发育。煤层沿走向及倾向均存在波浪起伏变化。工作面的南部煤层走向变化较北部大。煤层中节理发育,煤层顶板岩石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