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ID:61493168

大小:14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2-06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3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4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基础(25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萧萧班马鸣。(2),我言秋日胜春朝。(3)自康乐以来,。(4)《记承天诗夜游》中作者与张怀民在“中庭”所欣赏到的美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

2、是qiǎomiàojuélún()。(2)每过环形的山谷,qiánzhānhòugù()。(3)或者是chóngluándiézhàng(),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4)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jiǒngránbùtong()。3.下列病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全班同学都去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只有我没有去。B.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C.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D.假期里,大家外出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4.

3、请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运用“既……又……”的句式,描述一次参观的感受。(80字以内)(4分)妥当精致灵敏信服津津有味各得其所5.综合性学习(4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

4、,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

5、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1)根据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什么是“低碳生活”。(50字以内)(2分)(2)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二、阅读(45分)(一)(12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6、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A.山川之美实是欲界之仙都B.沿溯阻绝哀转久绝C.不以疾也能以径寸之木D.每至晴初霜旦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8.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9.文末“高猿长啸,属引

7、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什么特点?(3分)(二)(10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简称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与东西轴线交汇处,处在园区的核心地段。它由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与港澳台馆(分别为独立展馆)三部分组成。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主题,代表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中,“中国红”作为建筑的主色调,大气而沉稳,也易于为世界所理解。中国馆居于馆区中央,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下部立柱外边距为70.2米,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馆高

8、为63米,下方架空层高33米,以提供人们交流所用的开放空间。地区馆则高13米,建筑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形成一个开放的城市广场。展馆可同时容纳7000名观众。高耸的国家馆与在地面上水平展开的地区馆相呼应,以体现东方哲学中“天”与“地”的对应关系。同时,国家馆的整体造型以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栱为来源、并从夏商周的青铜器中吸取了灵感。在地区馆的外墙上,还采用了中国古老的叠篆文字传递二十四节气的信息。中国馆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以符合环保的理念。所有的门窗使用的是低辐射镀膜玻璃,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