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doc

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doc

ID:61497588

大小:55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2-06

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doc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doc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doc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doc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连云港新海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必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地理试卷(必修)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我国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形成这种生产活动地域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降水B.地形C.土壤D.热量2.下列经济部门中,受气候条件影响最大的是A.铁路运输业B.信息服务业C.服装加工业D.水稻种植业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读下图回答3~4题。3.

2、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4.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A.A-B-CB.B-C-AC.C-A-BD.B-A-C5.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意到匹兹堡落户的主要原因有①环境污染严重②劳动力素质太低③地价上涨④公共设施不齐全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6.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地矛盾最剧烈

3、的时期是A.采猎时代B.农业时代C.工业时代D.后工业时代7.“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这句话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A.共同性B.持续性C.公平性D.阶段性8.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①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②中国自1978年以来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但人口总量依然很大③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分严重④中国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照各省、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据此回答9~11题。9.下列有关三个经济地带的说法

4、,错误的是A.三个经济地带都是占有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B.三个经济地带之间界线明确C.三个经济地带各有自己明确的区位特征D.三个经济地带是人们在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10.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有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开放程度的差异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1.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我国建设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这体现了区域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综合性1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移向”阳光地带“的原因是①冷冻地带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②阳光地带

5、建立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③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④阳光地带阳光充足,环境污染少⑤阳光地带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13.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符合A持续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阶段性原则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丘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14.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①水土流失加剧②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③沙尘暴频发④洪涝灾害增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上升B.植被遭毁C.气候恶化D.围湖造田[来源:Z+xx+k.Com

6、]16.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完成17~18题。17.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是为了应对A.臭氧层变薄B.全球变暖C.酸雨扩散D.地震频发18.与传统经济模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①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开发清洁能源③禁止CO2的排放④追求绿色GDP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题

7、。19.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C.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下图为“辽中南部分矿产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20.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A.劳动力资源短缺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C.土地资源减少D.森林资源锐减21.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④增强企业自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