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

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

ID:6149876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1-04

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_第1页
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_第2页
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_第3页
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_第4页
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红色毛癣菌的研究选题质量摘要内容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语参考文献总分摘要:红色毛癣菌是毛癣菌属下的一个种。红色毛癣菌是一种人源的皮癣菌,引起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如手癣、足癣、头癣等。对红色毛癣菌的结构成分,对药物的敏感度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抗红色毛癣菌的研究前景。近二十年来,由皮肤癣菌及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明显增多。目前发现有四十余种皮肤癣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等。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rubrum)属于有丝分裂孢子真菌,ichangjiande亲人性治病性皮肤癣菌。为世

2、界性分布,也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皮肤癣菌。一、红色毛癣菌的分布分别根据198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和199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国25各省、市、自治区41个代表点上,共分离培养出9096株及18085株致病真菌,从其分布情况及各大区排列次序可以看出:从1986及1996前后所分离出的致病真菌菌种中,都是以红色毛癣菌占首位,但其比率从1986年占45.4%到1996年则以下降至34.5%。在此期间,以华东、西南、华北、东北分布最广。二、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及测定方案的选取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

3、小孢子菌属及表皮癣菌属,可引起患者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头癣及甲癣等浅部真菌病。很多抗真菌药物用来治疗皮肤癣菌的感染,大多都有着明显的疗效。但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新的菌种的出现及患者个体情况的差异,抗真菌药物的耐药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其敏感性的研究就越显得重要和必要。目前对于皮肤癣菌这种生长相对缓慢的丝状真菌,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稳定的药敏试验方法标准。经过笔者对参考文献的研究大致总结出一些经过实验探究得出的最佳实验方案及其对应的最佳抗菌药物的搭配。1.纸片扩散法对红色毛癣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的探

4、讨纸片扩散法是用琼脂扩散的药敏方法,其抗真菌成分设计在纸片[1][2][3]中,曾用于细菌、酵母菌及霉菌体外药物敏取得满意的结果。在制片扩散法测试的所有菌株中,特比萘酚的抑菌圈最大,几乎观察不到菌落生长,其次是伊曲康唑及脸型霉素B。氟康唑的抑菌圈变化最大,红色毛癣菌的氟康唑抑菌圈小且边界很模糊,很难分辨是抑菌圈内拖尾现象还是耐药现象。因此可判定,纸片扩散的方法可能不适宜红色毛癣菌对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检测,不能提供其对氟康唑的耐药真实性。另外由于培养基、接种浓度、接种方法的选择可影响纸片扩散的结果,因此制片扩散

5、法对于红色毛癣菌的实验条件还需要进一步的比较总结。2.微量液基稀释法各抗真菌药物对皮肤癣菌药敏试验的MIC范围依次为两性霉素0.25~2g/m;l伊曲康唑0.05g/ml;氟康唑1~16g/m;l特比萘酚0.008~0.03g/ml。两性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酚对皮肤癣菌的MIC值较低,氟康唑FCZ对皮肤癣菌的MIC值较高。具体比较,红色毛癣菌对特比萘酚的敏感度最高,其次为两性霉素、伊曲康唑、氟康唑。比较纸片扩散法与微量液基稀释法,氟康唑的总体一致性较差,纸片扩散法测得的红色毛癣菌呈耐药状态,没有抑菌圈,而

6、微量液基法测得的MIC值在中等浓度。3.CLSIM38A方案用于皮肤癣菌药敏试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于1998年提出了产孢丰富丝状真菌的液基稀释抗真菌药敏实验参考方案M38P,并于2002年公布了认可方案M38A,公布后该方案被广泛接受、验证并逐渐完善。由于皮肤癣菌产孢不稳定且部分菌种产孢少、产孢条件难以控制,目前未包含在此方案中。因此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探究实验并初步得出结论。实验结果显示,伊曲康唑对红色毛癣菌的MIC值范围为1.125~2μg/ml,MIC几何平均值为0.361μg/ml

7、.伏立康唑对红色毛癣菌的MIC值范围为0.0157~0.0625μg/ml,MIC几何平均值为0.029μg/ml.益康唑对红色毛癣菌的MIC值范围为0.5~1μg/ml,MIC几何平均值为0.067μg/ml.特比萘酚对红色毛癣菌的MIC值范围为0.157~0.25μg/ml,MIC几何平均值为0.042μg/ml.研究显示红色毛癣菌对伏立康唑、特比萘芬的MIC值较低,对伊曲康唑、硝酸益康唑的MIC值较高。但是由于目前并没有红色毛癣菌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判断标准,而且由于各种药物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治

8、疗部位能达到的有效浓度和维持时间不同,因此无法对各种药物治疗皮肤癣菌病的预期疗效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比较。4.红色毛癣菌微量液基稀释法抗真菌先导化合物敏感性试验方法的建立以NCCLS(CLSI)M38-A产孢丝状真菌抗真菌药敏试验参考方案为基础,研究人员对6种溶媒对红色毛癣菌生长系数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对红色毛癣菌的孢子接种量、所用培养基、孵育温度和时间以及终点判定等条件进行了修正。各种溶媒的工作浓度应该分别不高于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