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 教学设计.doc

《别董大》 教学设计.doc

ID:61512554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2-09

《别董大》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别董大》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别董大》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别董大》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别董大》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学会“曛”这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过程和方法从分析情感入手,学习鉴赏送别诗,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写法;通过反复诵读,品味唐诗的语言特色,读中悟情,理解写景与表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唐诗,了解我国悠久、文明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教学重点: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所用的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想象

2、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教学难点: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把握送别诗的特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1.教师: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哪首诗吗?谁能大声地把这首诗背诵出来呢?教师请数名学生背诵《渭城曲》并作点评,复习该诗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用清新明丽的自然景色衬托出离别时轻快而又富于殷切希望的场景,依依不舍、深情体贴的叮咛及殷殷祝愿,化作一句“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2.教师:同学们,“相见时难别亦难”,有

3、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是画,有人说离别是泪水。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朋友离别时会有各种各样不能言说的心情,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为亲朋好友送别的情景呢?你是感受呢?(随机请学生回答)那么,今天我再来学习一首古人的送别诗,看看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渭城曲》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3.教师播放课件,配乐诗朗诵。4.教师利用课件出示:(1)本诗的作者是(),()代,以()诗见长,与岑参并称()。代表作有()。(2)诗人送别的友人是()。(3)诗人是在什么

4、情况下送别友人并写下这首诗的?带着这些问题,教师请学生交流课前预习的情况。指名介绍诗人高适的生平及主要作品,诗人送别的朋友董庭兰的情况。5.背景介绍:教师出示课件进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介绍。高适,唐代诗人。字达夫。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

5、甫结交。《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据说董庭兰善古琴。当时盛行胡乐,他受到冷落,愤而离开京城,高适为他送行,留下了这首诗。二、反复诵读,整体把握。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2—3遍,注意读准诗中的生字,把诗读通读顺。(教师出示课件,显示生字词)2.指数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中的生字,看读准了没有。3.教师范读并简评,注意“曛”这个生字,指出形声字。“曛”是日落时的余光,曛黄,黄昏的意思。齐读“曛”。4.齐读这首诗。5.教师出示课件,向学生展示词语注释,请学生借助注释,

6、看看这首诗大概讲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在小组里说说,在学习和交流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做上记号。6.集体交流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点评。(黄云: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与“曛”联系起来即曛黄,指夕阳西下时天色昏黄。“千里”是不是就是一千里?联系学过的诗句理解是虚指,很多,满天。怎么理解“知己”的意思?古人常用到这个“君”,与你是有区别的,您。这里指谁?董大。)7.请学生试着翻译诗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重点区分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8.教师出示课件,

7、总结诗歌的译文。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得;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里朝南飞去。你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9.教师点拨朗读技巧,再请学生朗诵诗歌。三、品读诗句,体会感情。1.教师提问:别董大,别时的景是怎样的?(出示课件)“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学生齐读这两句诗。2.教师:同学们在读这两句诗的时候脑海里出现了怎么样的画面?(课件出示图片)你在读的时候注意到这两句诗中的一些景物了么。请同学们用笔画出来(学生画──黄云、白日、北风、雁、雪。)(板书:景)3.“黄

8、云、白日、北风、雁、雪”,在这样的景色里好友要天各一方,心情会是怎样的?让学生说说。(是忧愁、痛苦、压抑、伤感的)4.带着感情再读这两句诗。现在我们走进景中,和诗人一起回到那个送别的黄昏,用心去感受。5.教师:作者与好友的心情都是忧愁、痛苦、压抑、伤感的,此刻应是挥泪告别,应是借酒消愁。然而,高适却写下后面的诗句(课件出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