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24古代诗词三首).docx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24古代诗词三首).docx

ID:61533992

大小:15.52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2-25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24古代诗词三首).docx_第1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24古代诗词三首).docx_第2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24古代诗词三首).docx_第3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24古代诗词三首).docx_第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24古代诗词三首).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24古代诗词三首).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24.古代诗词三首)二十四古代诗词三首内容感知《木兰诗》叙述的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开篇写木兰无心织布,造成悬念。接着写木兰辞别父母,既描写了宿营地夜晚空寂荒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悲壮的气氛,又表现了木兰思念家乡的细腻的少女情怀。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作战文章略写,凯旋后,她不慕功名利禄,辞官还乡,表现了对家乡对亲人对和平的热爱。回家后,家中一片欢乐。恢复女儿身的木兰出门看伙伴,用伙伴们的惊叹来衬托木兰的机智,形成喜剧的结局。最后以双兔比喻,对木兰作了讴歌和赞美。《观刈麦》这首诗描写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妇人之口,诉

2、说当时租税剥削的沉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开头四句交代小麦成熟的季节,引出下面麦收的忙碌和辛苦,足蒸......四句实写割麦场景,并对心理加以刻画。接着写了一位拾麦者,这就令人思考沉重的社会现实。末六句将官吏的舒适富裕与农民的辛劳贫困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触景生情,感到惭愧,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辛弃疾写《破阵子》这首词时,已经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可是他仍不忘战斗生涯,不忘为国捐躯。梦回以下描第1页写的战争场面不过是他旧梦重圆,秋既写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气氛。马作句形成激烈的战争场面,但作者雄心再高,也只能跌到现实中,末一句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

3、难酬的悲愤。基础梳理一、字音1.典型字机杼(zhù)军帖(tiě)可汗(kèhán)鞍鞯(jiān)辔头(pèi)胡骑(jì)啾啾(jiū)金柝(tuò)铠甲(kǎi)云鬓(bìn)箪食(dān)饷田(xiǎng)岁晏(yàn)麾下(huī)2.多音字二、字形三、通假字帖通贴,粘贴。如:对镜贴花黄。火通伙,伙伴。如:出门看火伴。陇通垄,田埂。如:小麦覆陇黄。四、词义1.一词多义市:(1)名词,市场。如:东市买骏马。(2)动词,买。如:愿为市鞍马。第2页将:(1)名词,将军。如:将军百战死。(2)语助词,用于动词后。如:出郭相扶将。2.词类活用策:记事的册子,名词。活用

4、为动词,登记。如:策勋十二转。3.古今异义强:古义:指有余。如:赏赐百千强。今义:指健壮,有力。走:古义:跑。如:双兔傍地走。今义:指步行。转:古义:勋级升一级,叫一转。如:策勋十二转。今义:转动,转身。石:古义:古代重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如:吏禄三百石。今义:石头。作:古义:像。如:马作的卢飞快。今义:当作,装出。五、特殊句式倒装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应为:问女所思何,问女所忆何。译文: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八百里分麾下炙。应为:分麾下八百里炙。译文:把烤牛肉分给部下。小麦覆陇黄。应为:覆陇小麦黄。第3页译文: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六、文学常

5、识1.《乐府诗集》:乐章和歌谣的总集。宋代郭茂倩编。以辑录汉魏至唐的乐府诗为主,全书100卷,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将所收作品分为12大类,下又各分若干小类。《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集,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2.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3.辛弃疾(1140-1207),南宋大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值得纪念的民族英雄,也是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之一。其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著有《稼轩长

6、短句》收词572首。七、名篇名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借夏日长。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译文:到东边集市上买一匹好马,到西边集市上买马鞍和第4页鞍垫,到南边集市上买嚼子和缰绳,到北边集市上买根长长的马鞭。剖析:把东、西、南、北四个字依次嵌入其中的排比句,把木兰替父从军作准备的繁忙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东、西、南、北分布于四个分句之中,表现了木兰为买装备到处奔波。买的反复运用,表明要准备的东西很

7、多。四句两联,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译文:北方的寒气传来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的铠甲。剖析:两句对偶: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借夏日长。译文: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剖析:这四句实写作者观看到的刈麦场景,并对刈麦者的心理加以刻画,揭示农民为了多得一点收入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以及令人同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