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学案例分析.docx

《最大的“书”》教学案例分析.docx

ID:61535654

大小:69.0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2-25

《最大的“书”》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最大的“书”》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最大的“书”》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最大的“书”》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最大的“书”》教学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大的“书”》教学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大的“书”》教学案例分析紧扣词语,发展语言——人教版第四册19课《最大的“书”》教学例谈人教版小语教材第四册《最大的“书”》一文把岩石比作自然界中最大的书,介绍了岩石上的雨痕、波痕、矿藏等相关科普知识。这一类知识性偏强的课文在教学中更应把握语文课“姓语属文”不动摇,正确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学习课文语言,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紧扣“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雨痕”、“波痕”等词语,找准切入点采用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帮助学生习得词语,发展语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教学中的几个片断。一、初读课文,结合画面,了解“

2、地质勘探队员”。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而词语是生活图景的抽象符号。因此,可以通过结合画面这种直观、感性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词语。笔者在学生初读课文时,通过结合画面,帮助学生了解“地质勘探队员”。《最大的“书”》教学案例分析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课文是不是读正确了呢?谁愿意读1、2自然段。生1:读1、2自然段。师:(随机出示生词“地质勘探队员”)第1页观察画面,谁是“地质勘探队员”,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2:图上穿绿衣服的叔叔是地质勘探队员,因为他手里正拿着放大镜在观察岩石。生3:那位叔叔是地质勘探队员,因为他穿着勘

3、探队员的野外工作服。师:小朋友,像这位叔叔一样,经常在野外观察岩石,研究地质的人,我们称他为“地质勘探队员”。《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中提出:“能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地质勘探队员”这个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借助课文中的插图,有的学生根据“手持放大镜”进行推测,有的学生根据叔叔的工作服展开推想。教师在这基础上进行简单小结,使学生对“地质勘探队员”有了直观的了解。二、深读课文,适度延伸,学习“刨根问底”。词语的教学,有的只求在课文的语境中理解,有的却可以通过变换语境、层层深入等方法从横向和纵向的不同角度作适度的延

4、伸,这样能使学生更全面、更深层地理解词语,进而更加灵活地积累、运用词语。笔者在引领学生深读课文的过程中,对“刨根问底”一词进行了如下的教学。师:通过读书,我们还知道课文里的小朋友川川特别爱提问。用默读的方法,到课文里去找找川川问了几次,分别问了什么?用横线划下来。第2页交流出示。师:来演演爱提问的川川吧,自己读读屏幕上的话,喜欢哪句就把哪句读好了,读出问的语气,看谁演得最像。指名读。齐读。师:瞧,川川就是这样,为了把事情弄明白一次次地提问,课文里说他总爱生:“刨根问底”。师:生活中你有没有“刨根问底”的时候?生1:我有题目不会做,就问哥哥怎么

5、做,为什么这样做,一直到问明白了。师:你是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生2:我吃到好吃的粽子,问妈妈是做的还是买的。妈妈说是做的,我又问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好吃?师:小朋友们,看来他也是个爱生:齐说“刨根问底的孩子”。师:“刨根问底”是我们把事情弄明白的好方法,老师现在也有了一个问题,想来刨根问底一番,愿意帮助我找到答案吗?生:愿意。师:课文说岩石是最大的“书”,它和我们平时读的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第3页生:上面有字,有图画,(师随机板书)。对于“刨根问底”这个词的学习,教师分三个步骤层层深入。第一步,在学生静静地思考,琅琅地读书过后,引导学生感

6、知像川川那样,为了把事情弄明白,一次次地提问,叫做‘刨根问底’;第二步适时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你有没有‘刨根问底’的时候?”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积累“刨根问底”;第三步老师提出,“我也有一个问题,想来刨根问底一番”,不光是对“刨根问底”这个词的再次巩固,同时也为引出下文的教学打好伏笔。使教学更为自然,更有整体感。三、创设情境,简单说明,感知“雨痕”、“波痕”。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对一些较生僻的或某些专业领域的词语不甚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需要咬文嚼字,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中,简单的说明就能让学生心

7、领神会。笔者对“雨痕”、“波痕”这两个专业性较强的词展开了如下教学。读第6自然段(师板书“雨痕”、“波痕”)。师:读读这两个词。这个痕(在“痕”字下加点)是什么意思,读读叔叔说的话,从中找出意思123下一页,划下来。生:“痕”的意思是“脚印”、“足迹”。第4页师板书词语,齐读。师:雨痕就是雨点留下的生:脚印。师:波痕就是生:波浪的足迹。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是岩石了,我来问问,岩石岩石,很久很久以前谁来你这儿做客呀?生1:雨点来过了。师:哦,雨点留下的脚印就是生1:雨痕。师:岩石岩石,很久很久以前还有谁来你这儿做客呀?生2:波浪来过了。师:

8、波浪的足迹就是生2:波痕。师:(出示图片)是啊,岩石上不光有雨痕、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矿石呢!它们都是岩石上的字呀!这些字仿佛在诉说着岩石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