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杂谈.docx

《短文两篇》教学杂谈.docx

ID:61536882

大小:64.65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2-25

《短文两篇》教学杂谈.docx_第1页
《短文两篇》教学杂谈.docx_第2页
《短文两篇》教学杂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短文两篇》教学杂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短文两篇》教学杂谈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多数教师都很重视新课的导入,好的导入往往起到画龙点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法不同,导入新课的方法也不同。谈话讨论法:教师引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话题,然后激活学生思维,搜集整理自己的语言信息,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话题中来,这样的到导入一开始就能收住学生的心思,放飞课堂。如教学培根的《谈读书》一文时,教师问“同学们,我们知道的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名句有那些呢?”学生七嘴八舌,一下子说出几十条来,当谈到:“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时,顺势导

2、入新课。导学方法:自学感悟、相互交流与激疑点拨相结合。教学马南邨《不求甚解》一文,我主要问了这样几个问题;关于不求甚解,一般人是怎么看的?作者是怎么看的?作者选用了哪些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详加分析的是什么论据?为什么?前面几个问题是为后面一两个问题铺垫的,我想启发学生思考认识的就是一点:新论一定要有得力论据支撑,论据有主有次,主论据一定要析深议透。“不求甚解”语出陶渊明,以陶氏自己的有关话语作为主论据,评加分析,当然再得力不过了。离开这个主论据,其他论据再多,作者也不会有兴致写文章。点在关键处,点在点子上,其

3、他什么也不要说,学生也会有第1页收获。教师还要正确处理精读指导与略读指导的关系,对精读的文章宜多作点拨,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自读能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则应该灵活多变,除了通常的启发式讨论式外,还可运用活动式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趣味导语的一大特点就是既诙谐风趣、轻松活泼,又形象生动、浅显易懂。很多艰深、晦涩的内容、深刻抽象的道理,如果老师单刀直入,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相反,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笑话、寓言等,就可以将深晦的道理剥展得浅白无遗。这样学生很容易把握学习的目的和重难点,学习效率提高。例如,《不求甚解》一课的教

4、学难点就是对“不求甚解”含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但这个道理又很难一下子向学生阐释明白。我便讲了一个因“求甚解”而闹出的笑话。这样,学生在爽朗的笑声中,已基本感悟到“不求甚解”的含义了──读书要把握精神、大意,不能断章取义、死扣字眼。如此导入,达到了化难为易的教学效果。第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