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ID:6153853

大小:90.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1-04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_第1页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_第2页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_第3页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_第4页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1、调节竹林结构留笋养竹:严禁放牧。严格控制挖冬笋,严禁刨鞭寻笋。毛竹第一次萌发新竹株,可能萌发数量较多的小竹笋,应及时除去细小竹笋,每株留下2—3个粗壮竹笋形成新竹株。选择大径级健壮竹笋留着成竹,以保证竹林新竹的增长量。适度间伐:留足1—5年生竹,严格控制采伐量,保留立竹度200株/亩左右。幼龄竹一般比较细小,应按去小留大、去劣留强、间密留疏原则,适度间伐一些细劣竹株,以促进幼林生长和提早郁闭。合理密度:残次低产毛竹林特点是管理粗放,密度过大,透光透气性差,竹鞭吸收养分不均,年孕育的幼笋细弱,成竹后单茎重小,产量和质量低劣。合理密度应一

2、般每根母竹间隔30~50厘米。适当补植: 毛竹林密度过稀,单位面积孕笋成竹量减少。应对过稀的毛竹林补种种竹,并应在立春前补植达到间隔30~50厘米标准。保留伴生树种: 许多毛竹林都混杂着杉、松、荷等杂灌,与毛竹争养分、争空间,应将其杂灌砍去,以保障毛竹旺盛生长。但是一些有利于竹林生长和有利于增强竹林抗灾害能力的伴生树种如枫香、杉、杂等高立乔木等可适当混交,其混交比例以其树冠投影面积不超过竹林面积的20%为度。2、改善竹林生长条件林地清理:林地清理每年进行1次,将竹林内的杂草、藤灌以及病竹、死竹全部砍净,砍灌茬高不超过5cm。林地清理时间在7~8月份,这时气温

3、高,湿度大,杂草藤灌幼嫩易腐烂。除病竹、死竹必须彻底销毁外,其它杂灌应砍碎散布林地腐烂,以增强林地肥力。林地垦复:要求把竹林内竹蔸、树蔸全部挖出,并捡去林内石头。对林内土壤进行浅翻垦复,垦复深度20cm左右;对林缘进行深挖30cm左右,以便于竹鞭向外伸展,扩大竹林面积。一般选择在11月至翌年1月休眠期,先劈草、劈杂,后由下坡向上坡进行全面深翻,平缓山地翻土深度为20—30cm,翻土时尽量把杂草压入土中,土块一块压一块,不要敲碎,边翻边捡去林中石块,挖除老竹蔸,死竹鞭、老鞭、树桩等杂物;坡度陡的山地采取带状或块状深翻,翻土深度为10—20cm,避免造成水土流失

4、。劈杂一般每年一次,全面垦复深翻4—5年一次。一般坡度20°以下的林地实行全垦;20—25°的林地实行带垦,带宽和带距3—5m,分2—3年完成全林垦复;25°以上的林地实行块状垦复,陡坡处仅挖除林地中的树桩、伐兜。适度斩鞭: 毛竹是*地下鞭茎萌笋育竹繁殖的,竹鞭的前端部分(鞭梢)有很强的顶端优势,对侧芽有抑制作用。因此可在充分施肥的基础上结合抚育,适度切短鞭梢,以解除附近侧芽的休眠状态,使其萌发成新鞭,并使其它侧芽发育成竹笋,同时,对1-3年生竹的来鞭和去鞭在距离立竹杆1M处剪断,以形成鞭多、芽多、笋多、竹多的丰产态势。适当钩梢: 对较密的竹林,可采取适当钩

5、梢(毛竹留枝不少于15-20盘枝为度)措施,以削弱地上部分的顶端优势,刺激地下鞭笋的生长,同时增加竹林光照,提高地温,防止雪压和病害,有利竹鞭萌笋和成竹,达到增产目的。竹林施肥:竹子生长需N、P、K完全肥料,其比例为N(5):P(1):K(7),赣南一般性母质土壤,因含K量较多,第一年可以N(5):P(1)为主混用。竹林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丰产毛竹林一年应施4次肥,第一次在早春2月施速效肥,促进春笋的早发和生长,也称长笋肥,每公倾可施复合肥375kg,采用环沟施放法。第二次应在5—6月施速效肥,此期间,春笋已挖完,留养新竹,开始抽枝展叶,地下开始行鞭,也称发

6、鞭肥,每公倾可施尿素375kg或饼肥250kg,可结合锄草松土进行,方法是除草后撒施,然后松土覆盖。第三次应在9月进行,这时毛竹鞭根笋芽开始分化孕笋,也称发芽孕笋肥,每公顷施复合肥225kg,施肥方法与第二次相同。第四次应在11—12月施一次有机肥,也称发笋肥,施放土杂肥、牛粪肥或堆肥,每公顷施肥7500kg,可结合挖冬笋时施放,也可用撒施后翻土覆盖。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可采用竹腔、桩蔸施肥。利用生物型肥料,采用新竹竹腔施肥省工省肥,且肥效高、肥效长。一般亩均用肥量500-600ml,人均日施肥可达9-10亩,笋、竹产量比常规施肥至少可提高30%以上。也可用

7、化肥对伐蔸进行桩腔施肥,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可加速桩蔸自然腐烂。防虫灭病: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工作重点应以营林措施为基础,调整竹林结构,加强竹林抚育管理,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在防治策略上,要划病虫发生类型,采用无公害农药分类施策防治,确保环境和竹林安全。此外,为改变竹林主要病虫常发区的发生类型和达到林分中毛竹胸径和竹高最大,可采用竹阔混交林(5:5)经营,以防止病虫危害,促进竹鞭孕芽发笋和毛竹生长。竹林可适量栽植泡桐防治竹蝗,因为泡桐可招引竹蝗的天敌—红头芫菁。红头芫菁嗜食竹蝗的卵粒,一只芫菁幼虫一生可食竹蝗卵60~120粒,

8、能有效遏制竹蝗。此外,应加强检疫,发现毛竹枯梢病的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