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与动脑筋.doc

举手与动脑筋.doc

ID:61553635

大小:2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2-27

举手与动脑筋.doc_第1页
举手与动脑筋.doc_第2页
举手与动脑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举手与动脑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举手与动脑筋早上,任家琦的妈妈送孩子上学,我们热情接待。她问孩子最近的表现怎么样,我们回答,挺乖的,就是话很少。她告诉我们,这个孩子不大爱讲话,但老师讲的,他都知道。她就拿家长开放日的一节语言活动毛毛虫为例,她发现孩子上课坐着很少动,更别谈举手回答问题了,但回去问他,毛毛虫第一天吃了什么,第二天吃了什么,第三天吃了什么,最后变成了什么,他都能准确地说上来。我们解释,不举手的孩子并非不听讲,其实老师讲的,他都听进去了,孩子不愿举手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果仅凭不举手就谴责孩子,对孩子不公平。她听了表示赞同

2、。我们经常听到有家长这样对孩子说:“上课时要多举手!”或者直接问老师孩子有没有举手。可能有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积极举手发言,认为只要孩子积极举手发言,这表示他(她)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学习成绩一定会不错。的确,积极举手发言确实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孩子能大胆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和同伴们交流,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增强自己的自信。但不举手的孩子难道就不动脑筋了,就不聪明了吗?   通过长期的观察,我们发现,通常胆小内向的孩子不太举手,不爱表现自己的孩子不太举手,情绪不佳的孩子不太举手。

3、这些孩子你能说他不动脑筋、不聪明了,不!他们有些也是学习的姣姣者,但由于他的个性或某些因素改变了他们的表现,这些孩子往往知道问题的答案,却不敢回答或不想回答,他们有的怕答错了被别人笑,有的觉得不举手挺好的,反正自己也知道这是为什么?有时,把不举手的孩子叫起来,他的回答的也相当精彩。   在活动中我们只是孩子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在很多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都是在自己的观察操作过程中,经过老师的适当指导,从中掌握知识的,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动手操作能力更强,创造想象能力更惊人,合作交往等能力得到了

4、提高。因此,有些孩子一次教学活动下来,举手发言不多,但知识能力掌握的却也不错,要说他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是,他能把想法与自己旁边的同伴交流,这也很不错呀!在家长半日活动观摩中,很多家长就一直盯着自己的孩子举手,有些甚至还时不时的提示自己的孩子举手。孩子很遵命,只要老师一提问题,他条件反射似的举手,但每次都答非所问,或目瞪口呆,不知要答什么,这样的举手就是动脑筋吗?不举手并非不懂脑筋,我们还是尊重每个孩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吧,只要他们真正听进去了,不举手又何妨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