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立已达人.doc

传承经典立已达人.doc

ID:61562768

大小:2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2-28

传承经典立已达人.doc_第1页
传承经典立已达人.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传承经典立已达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承经典 立已达人”解读稿 政和路小学:关珍珍   一缕阳光,一杯香茗,一本难以忘怀的经典古籍,在字里行间里,散发出智慧的光芒,一声圣贤之音,一句警戒之语,总有一种感觉在您胸中回荡。  如果有人让我们背几首古诗,我们一定会脱口而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这些古诗虽然是小时候背下来的,但是它们仿佛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当我触景生情时他们就会自然流淌出来,鞭策我、净化我,使我受益匪浅。  今天的孩子从出生就与现代科技相伴,他

2、们通过电视传媒,网络信息等现代化手段,了解世界,走进世界。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却少之又少。中华经典文化是我国的重要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我校本学期自开展《三字经》诵读以来,初见成效。下面我就我班的实际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  小学生处在记忆力最好,注意力最之中的时期,学生的行为习惯尚未形成,“人之初,性本善”小学生的心地向善,并且可塑性强,所以,小学阶段进行经典诵读的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些人认为理解才重要,认为叫一个不理解文意的人背书,是不应该的,认为那是填鸭的教育,殊不知该死背的时候就该背

3、,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这时背下来,学生就会渐渐的理解它,内化它、感悟它。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体会和升华。  我在早读、阅读课、天天读时间,充分利用我校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多念多反复乃至于会背诵,只要能背,就达到了要求。学生在刚开始背时,的确有些困难,但是当学生接触一段时间后,再背起来就容易的多,并且也有了兴趣。  比如当我叫学生名字,学生没有及时答时,有的学生就会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说明学生是在生活中理解了它的意义,并能运用他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了。当学生因为某种不道德行为而影响集体时,我会让他背一背

4、,当他背到“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时,总会惭愧地低下头。当学生家长对我讲学生在家里不爱劳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时,我也让他背“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并在班上讲“黄香温席”的故事。这样不仅对他本身而且对全班同学都有教育意义。现在我们班里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我想这些就是潜移默化的教育,是中华经典诵读的魅力所在。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非常丰富,实践证明,它能从做人、做事、学习、工作等许多方面给人以启示。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即为“立己达人”的含义。

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如果能够“推己及人”也就做到了“仁”。这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即忠恕,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并为恕下过这样的定义:“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是孔子在回答子贡的一个提问时说的。子贡的问题是:“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可以终身奉行的一句话?)孔子在《论语·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6、,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为人处世准则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句是从“欲”的角度来讲,后句是从“不欲”的角度来讲,这两个方面不存在感情色彩的问题,更不存在对立,有机不可分地统一在一起,完整组成了儒家的一条道德准则。愿中华经典文化的瑰宝熠熠生辉,愿中华经典伴学生健康成长。愿每一位孩子通过读经典书,做一名立已达人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