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留守幼儿的良好习惯.doc

培养留守幼儿的良好习惯.doc

ID:61564701

大小:1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2-28

培养留守幼儿的良好习惯.doc_第1页
培养留守幼儿的良好习惯.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培养留守幼儿的良好习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培养留守幼儿的良好习惯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数以千万计的父母不得不和自己的孩子分离,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或他人照管。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幼儿群体——留守幼儿。对于幼儿园适龄幼儿,很多从出生几个月开始,就与父母分开,每年只能见到一两次面,主要是以隔代监护为主,即以爷爷、奶奶为监护人,监护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存在着隔代血缘关系,且又多系独生子女,这类孩子往往生活于溺爱和娇纵之中。往往是重“养”而不重“教”,放任孩子自由发展。这类幼儿性格内向、自卑、抑郁、孤僻、偏激、怪异、暴躁、懒惰、消沉、冷漠、自私和不愿意合作等。由此产生的行

2、为问题有:厌学、个人卫生习惯差、经常与别的幼儿闹矛盾、经常损坏公物、沉迷游戏、偷窃、说谎及暴力倾向等。培养留守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促使其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留守幼儿自身的共同努力。第一,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感,重视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由于农村留守幼儿的父母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留守幼儿健康成长的重任就落到了新的监护人的肩上。因此,监护人要克服“重养轻教”的思想,做到不仅要关心留守幼儿的吃、穿、住等物质生活问题,还要关心留守幼儿的日常行为习惯等问题,对留守幼儿要进行耐心地教育。要让孩子形成明确的时间观念,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做游戏,什么时候看电视,大

3、体上都要有个规定,使孩子“有章可循”。这样,孩子到了一定的时间就按要求去做相应的事情,久而久之,按时作息的习惯也就养成了。监护人平时要有意识地关注一些教育常识,丰富自己的教育知识,以达到教育留守幼儿的良好效果。第二,幼儿园教师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榜样。教师担负着培养幼儿的神圣职责,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具有双重的特殊使命。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起着示范作用,在年幼的孩子心里,教师往往胜于父母。他们善于模仿,看教师的神态行事,而他们又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榜样。无论是在传授知识的课堂中,还是与孩子游戏时;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

4、中还是在与孩子交流组织活动时,教师都要做到良好地示范、正确地引导、悉心地呵护、耐心地教育,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接受教师良好行为的熏陶,乐意去改正自己不对不当的习惯,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农村留守幼儿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增进老师对留守幼儿的了解,从而引导和帮助留守幼儿树立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同龄幼儿友好相处,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影响,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第三、做好家园合作,培养留守幼儿的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我们有长久的耐性、坚实

5、的态度、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成了另一副模样。因此,只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使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这就需要通过家长园地、家访、与留守幼儿监护人个别交谈等方式,向他们宣传不良习惯的弊端,提出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家园合作,共同做好留守幼儿的良好习惯培养工作。第四、做好留守幼儿的心理辅导工作。针对农村留守幼儿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教师及保育人员要对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幼儿

6、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矫治,克服留守幼儿的焦虑、逆反、冷漠、任性等不良心理状态,并做好跟踪观察和教育。老师要避免简单、粗暴地对待留守幼儿,以免给他们稚嫩的心理带来伤害。“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初始,是知识学习的启蒙,更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初步阶段,它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关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