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2.doc

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2.doc

ID:61569345

大小:2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01

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2.doc_第1页
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2.doc_第2页
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2.doc_第3页
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2.doc_第4页
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2.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李道兵一、问题提出: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上课,对学生来说获得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还有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评价能力的提高,以及在合作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用他人的眼光发现问题,学会与同伴密切的交往,热心互助,真诚相待,社会意识和社交能力等才能得到发展。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力求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是他们想学;让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爱学;提供给他们更多自己创造的空间使他们能学。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为自主探索添力。   然而纵观小组合作化的实

2、践课堂,我们却发现在“小组合作化学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并没有实现课堂的实效性,在课堂中出现了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效果,其主要表现有:  (1)每科老师的课堂中有各自的小组,各科老师的小组合作没有形成有效的整体。  (2)小组编排不科学,小组间在性别、成绩、性格等发面没有做到综合评估。  (3)没有明确的合作任务或合作的任务缺乏挑战性,教师布置学习任务时,还没有说完要求,学生已经开始手忙脚乱地动了起来。  (4)小组合作华而不实、流于形式,小组合作时,有的组根本没有进行合作学习,而是放任自流,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或是为了应付教师而象征性地比划两下。  (5)小组合作学习必须以个人

3、的自学为前提,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对合作问题有一定认知基础之上的讨论,但是往往是强调合作忽视自学。(6)合作学习能者独尊,弱者失趣,并没有起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小组合作中,成绩较好的学优生侃侃而谈,甚至包揽了全部合作的内容,忙得不亦乐乎,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完全成了旁观者。  (7)只注重了小组成员间知识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  (8)没有有效的能激发小组热情的评价方法。(9)课堂纪律会出现混乱,当某个小组进行汇报时,有的小组还在继续讨论,需要教师强调多次才能安静,有的小组无所事事,根本不听别人在说什么。目前小组合作化学习虽然有好多专家专门立项研究,也有比较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理

4、论支持,但是有很多听起来很有说服力的理论,在实践落实层面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本次着手研究的内容就是重点解决“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以使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的更充分,使它能更好的服务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二、解决方法那么,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学习时应精心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对学生的分组要科学为了促使学生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小组一般以2—6人为宜,人太少、太多都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而分组又是建立在教师对班级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

5、、知识水平差异等几个因素上,组与组间尽量保持相对平衡的水平,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各组学习过程中的“公平竞争”,也便于教师辅导。具体到在教学实践中的小组构建,我认为必须着重考虑到以下三个因素:1、人数结构的合理。一般地说,以上下两桌,四人为一小组。课堂上需要展开合作时,只要上桌的两位同学向后一转,即可运作,既节约时空,又方便灵巧,还可以使每一位组员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2、认知结构的合理。四人中,优等生、学困生各一个,中等生两个,构成一个相对稳定而富于变化的“橄榄”形。在生生互动中,从最初的“帮扶”学习发展为互帮助互学,齐头并进。3

6、、情感结构的合理。孩子多是凭情感办事。因此,在教师指定好各组的组长之后,可以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甚至在合作过程中,允许“跳槽”。融洽的情感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效能,也大大在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动性。(二)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要讲究合作学习只是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它不是教学方法的全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环节的衔接,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来设置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教师要考虑这一环节中要解决的问题、要达到的目的,务必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才能最佳达成,才设置小组合作学习,千万不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二册《估一估、量一量》这节课中的第四题时,题目的要求是

7、要找一个比我高的人、比我矮的人、和我差不多高的人。在这里,必然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找出符合条件的人。如果这题没有限定是在小组内进行活动,会导致学生在班级内进行查找,这样就会导致了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三)要帮助学生明确进行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在每次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的提出合作的目标和要求,教师一定要把这段时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布置清楚,要让每个小组都明确自己要完成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