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doc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doc

ID:61571518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1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doc_第1页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doc_第2页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处理数学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是教师课前的准备,即备课或教学设计,是服务于教学实施的。“生成”是指教学中发生的,教师没有预先设计的内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不但要体现“以学论教”,还要体现“以动论教”、“因材施教”的策略。因此,无论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或是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当中,都应渗透动态的综合的理念,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吸引学生的参与,引发“动态资源”的生成。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2、,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关键。学生的参与充满变数,课堂上可能发生各种情况,如何把握时机,巧妙利用好“动态生成”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节外生枝”的现象,只要是有利于促使学生对生活、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就要抓住契机,及时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甚至可以改变教学内容,而不必担心预设的进程“失控”。   我记得在新课程教学中有过这样的一个例子:七年级的教学课“可能性的大小”,是新课程实施后才编入教材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一般通过“抛硬币”、“摸彩球”等一系列活动

3、,帮助学生明确“可能、也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的含义。同学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乐在其中,课堂上洋溢着和谐愉悦的气氛。   而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可能性”有大有小,我设计了“分组摸球”的活动,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有8个球,分为黄、白两色,但黄球、白球的个数不同。小组活动完毕,各小组争相汇报活动情况,开始我很满意地在黑板上做着记录。到第5小组汇报时,却出现了颇富戏剧性的局面:他们小组的袋里有5个黄球,3个白球,结果他们摸到“白球”的次数反而比“黄球”的多了几次!并且他们组有个学生“坚决”不同意袋子里边

4、什么颜色的球多,摸到这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尽管事先已经考虑到有可能出现这种“概率”很小的情况,但当学生提到它时,还是免不了一愣。一愣之后,迅速调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跳过去,不好!那怎样来引导他呢?对,先了解他是怎么想的,然后再对症下药。当学生“固执己见”时,选择“逃避”或“强制”都只是下策,积极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怎样才算是积极面对呢?首先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并努力想办法弄清楚学生的真实想法;其次要对症下药,顺势引导,本着平等对话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协商解决。教师在和个

5、别学生对话时,一定要注意吸引其他大多数同学也参与其中,把说服个别学生的过程转化成促进全班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遇到这种比较棘手的情况时,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理念将决定事态发展的走向。事实上,这种“意外”情况的出现,是十分难得的课程资源,只要处理得当,很可能转化成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也正要求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课程资源意识,抓住课堂中这些不期而遇的资源,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为“意外”而更显精彩!   课堂是“生成”的过程,在“生成”的内容中,有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引起大家的

6、共鸣;有的则如迷途羔羊,与文本渐行渐远。作为教师,在面对“动态生成”时,更要学会把握“生成”,避免过度发挥。所以,每一次的“意料不到”都在督促我,惟有不断钻研,及时反思,扬长避短,才能使“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为学生学习服务,课堂才能呈现预约的精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