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三峡情》.doc

教学设计《三峡情》.doc

ID:61576475

大小:28.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1

教学设计《三峡情》.doc_第1页
教学设计《三峡情》.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三峡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峡情教学目标:1、学会“篙、驾”等四个生字,正确理解“巫山、驾船”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积累语言。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思念之情。重点:体会诗句的意思。难点:体会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深切的思念之情。一、目标导学、自主学习1、直接引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峡情》2、检查预习情况:大家对这片课文已经都进行了预习,有的孩子对这片课文已经朗朗上口了,现在我们就来检测一下孩子们的预习朗读情况。3、学生齐读课文,进行简单评价。4、提问:这篇课文的题目叫——,你觉得哪个字是

2、最重要的?你在预习这篇课文的时候,你发现或者你感受到作者对三峡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学生回答:教师追问:你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思念?(学生未答出)学生回答:董洁(思念家乡)教师追问:你从哪里感受到他思念家乡呢?学生回答(牵动儿女思乡情,恰似儿女思乡情)教师小结:董洁从这两句话中,感受到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教师纠正读音:篙,提醒学生篙字的写法。)追问:什么是竹篙?引导学生了解竹篙就是竹竿,是用来撑竹筏的,相当于现在的船桨。3、通过预习,我们发现作者对家乡的情是——爱家乡,思念家乡。那作者是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爱家

3、乡、思念家乡的呢?请孩子们自读课文,勾出相关语句。注意,要读出声音。4、学生自读课文,并勾画相关语句。教师巡视,相机引导学生。二、合作交流,释疑点拨1、4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2、集体交流: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作者对三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教师追问:这写的是什么?什么东西洁如玉,什么东西白如银?也就是说课文是从三峡的XX和XX来写的?教师提问:三峡的雨有什么特色呢?或者有什么特点呢教师追问:细如丝指的是什么?教师引导:细如丝,也就是说像我们的头发丝一样的细。教师提问:然后课文中又说“柔如锦”,这个指的又是什么?教

4、师提问:锦是什么?教师引导:对了,一种布,这种布是怎样的?柔软,对了,在古代的时候,一般是有钱人家才会穿锦,穷人家穿的都是粗布,所以,可想而知这个锦是又珍贵又柔软。柔如锦,说明这个云怎样?学生回答:很软,很舒服。教师提问:那么,课文中只有这两句吗?还有没有,谁来补充一下。教师提问:洁如玉是指的什么?它是指雨怎么样?它很洁白,很干净。白如银,说明云怎样?很白,像银子一样。3、作者就是从雨和云两个方面来表现自己爱家乡和思念家乡的感情。你们,作者的这种感情有变化吗?作者小的时候对家乡是一种什么感情?从哪里得出他爱家乡的呢?学生齐答:从小

5、爱在运力走——手挥竹篙驾船行。引导学生“从小爱在云里走”,这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引导学生体会云雾缭绕的感觉。引导学生带着对家乡的爱,朗读课文诗句。提问:叶笛是什么?结合生活实例介绍。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小的时候,作者就生活在家乡,对家乡是爱家乡的感情。长大后,离开家乡,对家乡是一种什么感情?思念。你从哪里感受到思念的?学生回答:张清涛(几时再登——驾船行?引导学生发现:两个问句,就是在回忆小时候的两个场景,体会小时候的快乐。引导学生带着思念之情,朗诵诗句。提醒学生,这是两个问句,读的时候,要读出那个问的感觉,读出那

6、种想回家乡的迫切心情可。教师示范朗诵,学生再次朗诵。1、作者就是用雨和云两种景物表现了热爱家乡和思念家乡的感情。我们也带着这种感情来完整朗诵课文。三、训练检测1、观察课文,发现句式特点。教师:孩子们,我们来看,这篇课文,一共有几节?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一共四节,每一节的开头两排都是相同的。教师:每一节诗歌开头的时候是一样的句式,这在诗歌当中是非常常见的。在我们前面学过的《长城和运河》也有这样的相同句式。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山很高,树很茂盛,水很清澈,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写。三峡雨,三峡云,茂盛的树木,清澈的水。学

7、生齐读。2、巩固练习我们也可以运用相同的方法来写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坐落在“缙云山下,嘉陵江旁”,我们就运用这两句来写。我们先集体来试一试,学生说:“甜滋滋的广柑”。“红艳艳的花朵。”注意引导了学生句式的工整。学生练习创编,写在书上空白的地方。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要创编一段,才完整。学生交流,肯定表扬学生的创作。一、结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