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数字程序控制技术.ppt

第3章数字程序控制技术.ppt

ID:61580611

大小:2.80 MB

页数:75页

时间:2020-02-04

第3章数字程序控制技术.ppt_第1页
第3章数字程序控制技术.ppt_第2页
第3章数字程序控制技术.ppt_第3页
第3章数字程序控制技术.ppt_第4页
第3章数字程序控制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3章数字程序控制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章数字控制技术本章主要内容:1.数字控制基础2.插补原理3.步进电机控制技术1能根据输入的指令和数据,控制生产机械按规定的工作顺序、运动轨迹、运动距离和运动速度等规律自动完成工作的自动控制,称为数字控制。数字控制主要应用于机床的自动控制,如用于铣床、车床、加工中心、线切割机以及焊接机、气割机等的自动控制系统中。什么是数字控制?数字控制的应用2数控系统一般由数控装置,驱动装置,检测装置等构成。数控装置包括输入装置、输出装置、控制器和插补器等四大部分组成。3采用数字程序控制的机床叫做数控机床,数控机床具有能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便于改变加工零

2、件品种等许多特点,它是实现机床自动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数控机床早期的数控(numericalcontrol,CN)以数字电路技术为基础,随着小型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70年代初在数控系统中用计算机代替控制装置,从而诞生了计算机数控CNC(ComputerNumericalControl)为了满足高精度和高效率加工复杂零件的需要,1952年MIT伺服机构实验室开发出第一台数控机床。4数控立式铣床卧式数控铣床数控机床的种类车床磨床5数控技术的发展1)数控机床的产生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产品日趋精密、复杂,而且改型频繁,需要机床满足高性能、高精度和高自动化。1946

3、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奠定了数控机床产生的基础1947年产生数控机床的设想1949年美国开始研制1952年第一台三坐标镗铣床试制成功62)数控机床的发展史(1)硬件直接数控(NC):1952年电子管1959年晶体管1965年集成电路 (2)计算机软件数控:1968年小型计算机1974年微处理器 基于工控PC机的通用型CNC系统 我国1958年研制了第一台数控机床3)数控机床的产量情况在数控系统不断更新换代的同时,数控机床的品种得以不断发展完善,几乎所有品种的机床都实现了数字化。7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可以加工具有复杂型面的工件(2)加工

4、精度高,质量稳定(3)生产率高(4)改善劳动条件(5)有利于生产管理现代化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8从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可以看出,数控机床加工的主要对象有:(1)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零件或新产品试制中的零件;(2)几何形状复杂的零件;(3)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零件;(4)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工序加工的零件;(5)用普通机床加工时,需要昂贵工装设备(工具、夹具和模具)的零件。由此可见,数控机床和普通机床都有各自的应用范围,数控机床的适用范围9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1)高精度化数控机床制造的几何精度和机床使用的几何精度两个方面。普通加工和精密加工的精度将提高几

5、倍,超精度加工进入纳米时代。2)高可靠性衡量可靠性的重要的量化指标是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数控系统的MTBF值的提高,数控机床整机的可靠性水平的提高103)高柔性化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能力。向单元柔性化和系统柔性化发展。4)复合化工序复合化和功能复合化车、铣、镗、钻工序集中到一台机床冲孔、成形与激光切割复合机床等离子加工与冲压复合机床115)高速度化提高切削速度和减少辅助时间提高主轴转速,减少非切削时间,提高快速移动速度、缩短换刀时间及工作台交换时间。缩短换刀时间和工作台交换时间。6)设计CAD和宜人化设计方案选择,整机的静、动态特性的分析,计算,预测和优化设计

6、,对整机各工作部件进行动态仿真。将功能设计与美学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技术与经济、文化、艺术的协调统一。127)制造系统自动化提高自动编程,自动换刀,自动上下料,自动加工、自动检测,自动监控,自动诊断,自动对刀,自动传输,自动调度,自动管理,提高标准化和进线的适应能力,达到“无人化”管理正常生产的目标。133.1数字程序控制基础3.1.1.运动轨迹插补的基本原理曲线分段(1)将曲线划分成若干段,分段线段可以是直线或弧线。-分割原则:应保证线段所连的曲线与原图形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2)确定各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值等数据,并送入计算机。14(3)根据各线段的性质,

7、确定各线段采用的插补方式及插补算法。插补就是按规定的函数曲线或直线,对其起点和终点之间,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数据点的密化计算和填充,并给出相应的位移量,使其实际轨迹和理论轨迹之间的误差小于一个脉冲当量,这个过程称为插补。-插补计算:给定曲线基点坐标,求得曲线中间值的数值计算方法。-插补计算原则:通过给定的基点坐标,以一定的速度连续定出一系列中间点,这些中间点的坐标值以一定的精度逼近给定的线段。-插补:直线插补(在给定的两个基点之间用一条近似直线来逼近)二次曲线插补-圆弧、抛物线、双曲线(在给定的两个基点之间用一条近似曲线来逼近)15(4)将插补运算过程中定出的各中间

8、点,以脉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