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案例傅仁英.doc

特殊学生案例傅仁英.doc

ID:61583571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2

特殊学生案例傅仁英.doc_第1页
特殊学生案例傅仁英.doc_第2页
特殊学生案例傅仁英.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特殊学生案例傅仁英.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敲开学生心灵之窗越城区斗门镇敬敷小学傅仁英班上频频发生失物疑案,同学们的学习用品和零用钱经常不翼而飞,究竟被谁在暗中拿走了?小女孩为何以偷拿别人的东西为乐?是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还是扭曲心理作怪?让我们一起来经历一段走过心灵阴霾的心旅历程……一、案例背景“老师来了!”随着一位同学的尖叫声,热闹的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老师,昨天李欢又去超市里偷被抓了,被她爸爸绑在树上用皮带揍,还跪了整整一下午呢……”这话惊响在我的耳际,重重地敲击我的心。顿时,一股无名之火燃上我的心头,我憋不住想噼里啪啦地数落一顿,又忍不住瞪了她一眼,可眼前的一幕使人惊呆了:只见李欢低

2、着头,一言不发,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全身肿得一条条鼓起,衣服上渗出了很多血,她趴在桌子上痛苦地呻吟:爸爸不要我了,不要我了,我长叹一声“恨铁不成钢呀!”眼泪不禁夺眶而出……二、个案行为心理分析李欢是个外地民工子女,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母亲在他两岁时就走了,他从小缺少母爱。而也正是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了他的性格,她哥哥因偷窃成瘾被袍江中学退学,受其哥哥影响,她从小就形成了“顺手牵羊”的陋习,差不多今天拿邻居家的东西,明天偷同学的学习用品,几乎每天都有“投诉”。去年甚至偷了校长和金老师的660元钱,上个月又偷了同学李怡的学习机,刚赔过580元钱,当孩子犯了错

3、误,家长常常动辄张口骂人、动手打人,以体罚胁迫孩子求饶。可过不了多久,又一如既往,真是屡教不改,朽木不可雕也。慢慢地,同学们显露出鄙视她的目光,有的疏远她,有的对她避让三分。她像一只刺猬,时时张开尖锐的硬刺,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她的行为引起了班上同学的极大反感和很多家长的强烈不满。她也开始变成看到我就紧张。但每每看到这孩子总是徘徊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里,看到她“孤独”的身影,我就暗暗发誓,一定要带她回到班级的大家庭里来,一定要让她重拾起信心和勇气。三、个案心理辅导策略(一)家校合力,远离冷暴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针对这种情况,于是我专门去她家里家访,在

4、和他爸爸多次的沟通,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劝导其爸爸不要只顾上班赚钱,要多和孩子交谈,指出了对孩子“棍棒教育”的弊端,告诉家长恐吓、打骂不但起不到多少效果,反而会与孩子产生隔阂,要给孩子改过的机会,要教育孩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要求家长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通过适时家访,让家长了解到“受教育是每一个孩子的权力”,我们不能因为她是个“坏孩子”而冷漠对待她,让她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缺乏爱的滋润不利于孩子成长。(二)以爱为媒,搭建心灵桥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待李欢这样的学生,我放

5、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情弦。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起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座桥是人和人之间必不可少的润滑剂,更是构架师生、子女之间相互信任的桥梁。教师的关爱。用赏识的眼光尽量发掘她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很微微不足道的进步;当她捧回来乒乓球第一、垒球第二的奖状时,我表扬她为学校争了光,不失时机地亲近她,使她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满足她的心理需求,她会心地笑了。我因势利导:“你有信心改变吗?”她重重地点了点头,我看见她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我知道这次谈话是有成效的。(三)同学帮助,温情暖人心为了让她的心灵受到进一步的触动,我组织学生

6、在班里举行主题班队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大家对她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平时经常让同学们和他一起做游戏、玩耍,还特意安排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李亮同学跟她坐,用同桌榜样的力量影响她、同学们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她。我看见了她眼中多了一份自信。她说:“老师,大家都这样关心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知错就改,为自己争口气,还对得起老师和同学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我真替你高兴。”四、辅导效果该同学在家校的密切配合下,同学、老师的督促和关爱下,品行习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她不但喜欢与同学一道做游戏了,看到她身上的变化,我很庆幸当初没有放弃他。

7、五、启示:从上述案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往往能影响他的品质、性格,乃至影响他的一生。父母离异家庭是儿童心理障碍的高发区,班主任应对这些儿童更多的关怀,殷切的关怀远远胜于高高在上的说教,我们要懂得用爱心和智慧去教育孩子,去激励孩子,只要我们用爱,用心去阅读,一定会读懂每一个孩子,一定能用心灵沟通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教育温暖的阳光下,心灵舒展地健康成长。1、唤起自信,静心教人在父母离异的问题上,她背负了很多自己作为一个孩子不应背负的重担,她总认为自己是造成父母离异的主要原因,并且总在操父母的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父

8、母的婚姻。负罪感和责任感这是很多离异家庭中孩子共同的情绪。而这种情绪非但于父母的婚姻无用,反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