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问你敢不敢.doc

问问你敢不敢.doc

ID:61583727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2

问问你敢不敢.doc_第1页
问问你敢不敢.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问问你敢不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问问你敢不敢,像雷夫那样做班主任?    ——转载:2013“雷夫中国行”济南会议心得     2013“雷夫中国行”济南会议已经一周了,今天静下心来,轻敲键盘,写下自己的点滴心得,叩问自己的内心,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自己,敢不敢像雷夫那样教书,那样做班主任?   叩问自己的内心,作为班主任和语文教师的自己,能不能像雷夫那样对教育坚守如斯?   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

2、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雷夫如斯说:“我不去当官、去拍我所谓的纪录片,我要继续关注孩子们的眼睛,关注他们的心灵。如果我离开了我的教室,我就是一个撒谎者,虽然坚守我的教室很难,但这个教室对孩子们来说很重要。”   向雷夫老师致敬!   叩问自己的内心,作为班主任的自己,能不能像雷夫那样懂得教育的艺术——用信任代替害怕?   第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了什么,反而是因为它缺乏了某样东西——这里没有害怕。   反思现在的教育现状,为了课堂纪律,为了考试成绩,不仅学生怕连老师都在害怕,大多数课堂都染上了“恐惧”的气氛。学生守纪是因为害怕受

3、惩罚,考不好是怕老师批评、家长责骂、同学嘲笑。在家里也是如此,家长们挖空心思,对孩子又打又骂,逼迫孩子学习,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   学生长期以来处于一种“战战兢兢生活”的情况,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然而老师又怎么样呢,老师也在害怕——害怕自己不被学生喜欢,害怕上课没人听讲,害怕自己管不住学生,害怕被同行嘲笑。   在雷夫老师的教室里,没有“害怕”这两个字,他用信任取代恐惧,用信任建立起一座坚固的桥梁,使教室的一切变得不一样,使学生热爱学习,为他人着想,最终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而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师生之间的信任。   雷夫如斯说:“孩子们,你们的学习不是取悦于老师,而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

4、更美好,不要太在乎老师。”   向雷夫老师致敬!   叩问自己的内心,作为班主任的自己,能不能像雷夫那样懂得教育的艺术——处罚理智,讲智慧?   雷夫在报告中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因为某个孩子在教室里捣蛋,所以老师就决定下午全班都不准打棒球。孩子们默默接受了处罚,但私底下却恨死了。大家心想:肯尼抢了银行,为什么蹲监狱的是我?   听了这个例子我很感触,这样的事情我们是否也曾经做过?看到有个别学生作业没有交,就跟他们说如果中午作业没交齐,这节体育课就不上了,最后还是因为有一个学生没有交而取消了整个班的体育课。   现在反过来想想,当时这么做确实不应该,体育课是学生最喜欢的课之一,就因为一个孩

5、子而剥夺了所有孩子的权利,学生失望而且很委屈。学生一节课都在抱怨那个没交作业的孩子,我想学生不仅在抱怨她、他还在抱怨我夺走了他们的体育课。虽然用“铁腕”赢得了表面的胜利,其实我却失去了人心。   雷夫如斯说:“学生并不介意一个严苛的老师,但是他们讨厌一个处事不公的老师。”   向雷夫老师致敬!   叩问自己的内心,作为班主任的自己,能不能像雷夫那样懂得教育的艺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王水发博士在会议总结发言时,曾说雷夫演讲出现频率最大的词语就是“孩子”、”学生”。翻看雷夫老师的资料,雷夫老师曾对孩子们忠告说“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能从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除非你能

6、进入他的身体,用他的身体行走。”   这何尝不是对我们的忠告呢?当我们理直气壮地批评学生,数落他们的不是时,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过吗?当我们碰到学生对哪些讲了再讲的题目还不会做时,脱口而出的那句:“这道题目我讲了多少遍了,你还不会,上课有没有在听啊。”我们有没有想过以他的水平是不是没有听懂。当我们在为后进生的成绩给自己班拖后腿而哀叹时,又没有想过他跟他自己比是否有进步。毕竟只要尽力,考试不是那么重要,就算考坏,明天的太阳还是照样升起。考不好只代表一件事:他还没有弄懂题目,老师只有再为他讲解一次。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会更理解孩子,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会做出更适合他们的决策。   雷夫如斯说

7、:“我见过总统,也见过英国女王,还有很多明星。但对我来说,最高兴的是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   向雷夫老师致敬!   叩问自己的内心,作为班主任的自己,能不能像雷夫那样懂得教育的艺术——把握教育的契机?   一天到晚,我们可能有很多个建立信任的机会,比如当学生忘了带作业时,你是选择信任还是惩罚。就在几分钟的时间里,教师从可能依规定惩罚的恶人,变成受他信赖的师长和朋友。这就是一个建立信任的大好时机,而班上的学生在观察教师的每个举动之后,也会把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