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

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

ID:6158694

大小:1.50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8-01-05

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_第1页
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_第2页
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_第3页
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_第4页
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技术导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6月55目录1总则12村庄用地布局23农房户型设计44抗震设防烈度和设防目标55抗震设计和加固基本要求66地基和基础87砖木结构房屋118木结构房屋169生土结构房屋2210石木结构房屋2711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32附录A墙体截面抗震受剪极限承载力验算方法35附录B砖木结构房屋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限值38附录C木结构房屋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限值42附录D生土结构房屋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限值47附录E石结构房屋

2、抗震横墙间距L和房屋宽度B限值50附录F砂浆配合比参考表54551总则1.0.1为加强汶川地震灾后农房恢复重建的技术指导,建设安全、经济、实用的农房,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制定本导则。1.0.2农房建筑结构质量应符合抗震要求。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根据国家颁发的文件确定。1.0.3农房功能应实用,满足村民基本生活及健康条件,符合村民生产和生活习惯。1.0.4农房设计应因地制宜,体现民族及地方的传统文化,节约用地,兼顾建筑节能。1.0.5农房施工应安全可靠,切实可行,易于施工。以建筑工匠为骨干,村民参与,政府督导,充分发

3、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1.0.6农房材料应尽量使用当地资源,充分利用震损房屋可回收的建筑材料,厉行节约。凡能通过维修加固处理的房屋,尽可能不予拆除,使群众和国家在经济上少受损失,并减少建筑垃圾的处理量。1.0.7农房建设应尊重村民意愿,自力更生,政府帮扶。1.0.8农房恢复重建应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以原址恢复重建为主,地质条件、基础条件和交通条件较好、震后损失不大的村庄应优先并加快恢复重建。1.0.9农房恢复建设应与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相结合,因地制宜,进行必要的村庄用地布局调整和基础设施及公用设施配套建设。55

4、2村庄用地布局2.1 农房恢复重建,其村庄用地布局分为下列三种情况2.1.1 可按原村庄用地布局进行农房恢复重建的村庄。2.1.2 需要适度调整原村庄用地布局后进行农房恢复重建的村庄。2.1.3 需要制定村庄规划后进行农房恢复重建的村庄。2.2下列村庄可按原村庄用地布局进行农房恢复重建2.2.1地震前已经制定村庄规划,并根据规划基本完成建设或整治的村庄。2.2.2未制定村庄规划,但村庄用地布局基本合理、具备基本基础设施的村庄。2.2.3国家及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上述2.2.2款中,村庄布局和基础设施的具体标准由

5、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予以确定。2.3下列村庄需要调整原村庄用地布局后,再进行农房恢复重建2.3.1村内道路狭窄或道路不畅,没有对外疏散道路。2.3.2原村内建筑物布局过密,不能满足消防安全要求。2.3.3山区村庄内部分农房处于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影响范围内。2.3.4村内无排水沟渠,无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而可能造成卫生防疫安全隐患。2.3.5村庄用地布局影响和有碍农业生产发展。2.3.6其他村庄用地布局不合理的情况。2.4村庄用地布局型式2.4.1平原地区村庄用地布局宜成组成团集中布局。

6、2.4.2山地村庄用地布局宜结合地形成线状或点状布局。2.4.3农房布置宜简洁大方、错落有致,农房类型宜采用多种形式,避免过于单调。2.4.4村庄用地布局规划及村庄用地布局调整应严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特色。2.5村庄用地布局调整的决策和实施2.5.1村庄用地布局调整的决策和实施程序应符合灾后农村恢复重建的实际情况,简便而高效。2.5.2村庄用地布局调整应由村民自治组织经民主程序进行决定并组织实施。2.5.3村庄用地布局需要进行宅基地调整时,应征求被调整人的意见。552.6下列村庄需先制定村庄规划后,再进行

7、农房恢复重建2.6.1根据镇(乡)村庄布局规划,实施易地迁建的村庄或实施合并的村庄。2.6.2村庄原址上重建,原布局不合理,且规模较大的村庄。上述2.6.2款中的村庄规模的具体标准由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予以确定。2.7村庄规划应根据《城乡规划法》进行编制、审批和实施。农房建设应遵守村庄规划的布局和建设等要求。553农房户型设计3.1农房设计应遵循经济性原则,节约村民建房成本和生活支出3.1.1根据生产、生活需求,科学确定农房建设用地和建筑面积标准。3.1.2农房应户型平面方正,功能紧凑。优先保障

8、厅堂、居室等主要房间。厨卫、储藏、交通等次要空间可充分利用院落、厢房及侧房等安置解决。3.2农房设计应遵循适用性原则,功能布局应符合当地村民需求3.2.1主要居室宜形状方正,比例合宜,朝向良好。3.2.2厨卫宜具备自然通风、采光条件,保障清洁卫生。3.2.3要提供储藏空间,利于粮食及生产工具存放。3.3农房设计应遵循利于生产原则3.3.1重视生产功能,为发展庭院经济、恢复生产创造条件。3.3.2可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